张婉莹带着李玉章离开了段处所在的那间建筑业审批办公室后回到地上一层,接着向左手一转又下到了地下一层,因为首席代表们的办公室是在地下半层,而后台办公室又在地下一层,所以虽然都是在地下却并不相通,还需要分别上下。政务大厅的内部设置还真是需要适应几天,李玉章心想,这简直像是在走迷宫啊!

    地下一层的设置看上去合理了很多,中间一个窄长型的会议室把办公区域分成了东西两跨,西跨区域的办公室依次分别是水务局、工商局、房管局、交通局、城改办、人社局和规划局;东跨区域的办公室除了更衣间之外,分别是建委、国土局、人防办和市容园林局。在通道尽头是保洁休息室和卫生间。张婉莹带李玉章要见的薛哥就在西跨办公区的第三间办公室。

    政务大厅的物业与市委和市府是同一家,是当地的一家大型国企,因此管理十分正规,员工也很专业,从政务大厅的外周到内部环境都清洁整齐,这离不开保洁大姐们的辛苦付出,在之后的工作中李玉章免不了与她们接触,有时忘了带钥匙或者把喝水杯子忘在了饮水机上,他都会寻求她们的帮助,一来二去李玉章就与她们熟识了起来。

    李玉章跟着张婉莹来到了薛哥的办公室,门的右侧墙体上放置着薛哥的照片,下面写着“薛亮”二字。这就是段处口中的“你薛哥”啊,原来是他,李玉章在半年前一次虎如意组织的饭局中见过这位薛哥。当时,是薛亮出面请虎如意为他的朋友帮忙,那位朋友为了表示对虎如意的谢意,又让薛亮邀请虎如意吃饭,虎如意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还叫上了科室的其他同事,其实就是为了让伙计们帮他挡酒。就是在那次饭局中,李玉章认识了薛亮,还敬了薛亮几杯,在李玉章的印象中,薛亮不善言辞、神经大条、心怀坦荡,是与虎如意截然相反的那类人。

    张婉莹领着李玉章走进了薛亮的办公室“薛哥,这是中心借调过来的李玉章。”张婉莹对薛亮说道。薛亮抬起头看着李玉章,用带有关中方言的普通话说到:“是你啊,咱两见过。”“薛哥好,是见过,就是在上次咱们一起吃过饭。”李玉章回答道。薛亮说道:“那咱们挺有缘分,来这工作好好干,有事提前请假就行,你薛哥没啥文化嘴也笨,就一点,工作中咱们要守好原则、依法办事。开发商都是无利不起早,咱们要站在老百姓的利益上干工作,那肯定就不会出问题。”说完,薛亮憨厚地笑了。薛亮是局里这项行政审批业务所在处室的主任科员,他已经44岁了,之前是武警黄金部队的军官,在部队提了干,加上家里有些关系,因此转业到了现在这个不错的单位。可能这世上就有这么一类人吧,他们学历不高经历丰富,运气还不错,再加上为人豪爽仗义,本身的工作又有些权力,因此在社会上交际广泛,人缘也不错,薛亮就是这样的人,只是李玉章万万没有想到在两年以后他会替代薛亮的岗位,并且被领导赋予了比薛亮更大的权力和责任,成为这个政务大厅里炙手可热的年轻人。这些都是后话了,至少当下,李玉章还要从窗口最基本的收件开始学起,这毕竟不同于以前的登记业务,他即将从事的可是局里唯一的行政审批业务,这项业务可以说是局里业务的开端,之后的执法检查、合同备案、物权登记等等一系列环节都要以这项业务为基础展开,在这项业务之前的所有手续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前期工作,比如说获得立项、土地的批供用、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手续的取得以及施工许可等等……换句话说,李玉章将要从事的审批业务将是建设项目转化为商品售卖之前所要经历的一系列审核中的最后一个关卡。与老百姓也即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张婉莹带着李玉章来到二楼本局的窗口,这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二十分,前来办事的报建专员们已经排起了长队,张婉莹撤去“请稍后”的牌子开始受理业务了,她一边熟练地打开电脑,一边和排在前几位的报建专员们打着招呼。李玉章坐在张婉莹后面的桌子上,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对面是规划局,后面是气象局,前面是消防支队……张婉莹时不时地回头给李玉章交代着:“预售收件有些要收原件,但有些是他们要多次使用的,咱们就是查验原件收复印件,但是所有的要件都必须通过扫面议扫到电脑里,因为局里领导在复审时要看这些原件的图像,像那些规证收了原件就必须给他们打收据……”李玉章认真地听着,他生怕错过一个字,张婉莹是个没有什么野心的小女人,她在业务上对李玉章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她看来,李玉章的快速成长可以彻底把她解放出来,让她不用那么累。但是没有野心并不代表没有智慧,相反张婉莹是个充满睿智的女人。

    在张婉莹和李玉章所坐窗口的后面还有一个桌子,它就设置在那个落地大圆窗户的旁边,与窗口隔着一条自然形成的过道,这是b岗的座位,坐在那里的人是负责跑外业看现场的另一位同事,也就是兄弟中心借调来的一位年轻人,他也是李玉章的老熟人了,这个伙计叫申磊,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城府极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