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这个疯狂的世界 > 第六十章市民学院(五)

第六十章市民学院(五)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回到房间洗漱后,换上一身休闲装,脚上穿着一双白鞋。简单的将头发吹干,唐昊为了避免太惹人注目,戴上了一幅大框五度数的眼睛,然后犹豫了一会后还是将口罩戴了起来,他很讨厌被人围观注目,这种被人盯上的感觉会让他觉得很不安。

    打电话告知前台自己要用车,需要一辆车带着他去颐和园,他想去这个古代皇家园林看看,他似乎对这些古代建筑非常的感兴趣。带好手机和钱包,唐昊拿上房卡出门,前台几个人似乎都通过同事那里得知酒店入住了一个有钱又帅的男神,都眼巴巴的朝着电梯口看着,结果就看到了唐昊全副武装的模样,都很是失落。

    很多人都从不止一个同事那里得知了消息,都在观望,结果给唐昊都被唐昊这么一副装扮给弄迷糊了。有这幅相貌,估计都到处约妹子做海王了,可唐昊很奇怪,把自己的相貌遮掩了起来。

    唐昊就在所有人怪异的注目中,上了出租车,告诉了司机自己要去的地方。虽然司机很像告诉唐昊步行十来分钟就可以到不用坐车,可是想了想可能是第一次来燕京,对于这个地方不是很熟,所以也就没有多说,反正这种私人包出租车一天的费用,被自己跑一天要挣得多的多。

    上车还不到三分钟,就到了地方,唐昊从司机欲言又止的神情,就可以看出,这个司机是想告诉自己,自己住的酒店离这里挺近地。唐昊没有埋怨的意思,说了一声谢谢后,和司机约好了等下在停车场见面后,他就下车前往售票口。

    购买了票,唐昊就进入了这个皇家园林,此时在这里游玩的人还是很多地,唐昊四处随意的闲逛,就被一个举着拍拍说是出钱可以帮忙讲解的人拦了下来。

    “小伙子,要听着园子里面的故事吗?你只要花上一百块,就可以听到这个园子里每一个建筑物的故事。”老人微笑的看着唐昊,举着自己的导游解说证,对唐昊说道。

    唐昊环顾四周,看到这样子的人挺多的,想了想,自己也只是在树上看到了这些,对自己国土的很多文化还真存在盲区,就掏出了钱包,给了老人一百元。

    “您按照您习惯的路线走,随便逛一下园子,我知道这个园子很大,恐怕这半天也走不完,您就挑选一条您觉得必须去的路线,先让带我开开眼界。说不定,我明天还会过来。”唐昊淡然的说道,他看过关于颐和园介绍的书本,可是那些都是书上的内容,他今天是在实地观看,那么多的地方,这半天想走完绝无可能,所以他才让老人给他推荐一条线路先看着。

    “看样子是先了解过颐和园啊,小伙子不错,来今天就带你走一走,这颐和园,我们现在这个门是新建宫门,它建于光煦十七年,是为了帝后出入方便而设立地,在清漪园时期,昆明湖东、南、西三面是没有围墙地,自然当时也就没有园门了,那时候帝王讲究‘与民同乐’之意。在光煦十七年,由大臣英年上书,要求将昆明湖区域用围墙圈起来,就将昆明湖南面的一片水域分隔到了墙外,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昆明湖要比清漪园时期要小一些。而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新建宫门,就成了当时帝王出入的地方,在这里也设置了这么一柱三楼式牌楼,东面提额为‘延旭’,西面提额为‘舒’。那我要考考你,你可知取这两个字的含义。”老人对于唐昊的感官很好,来了兴趣看向唐昊。

    唐昊看过关于颐和园书籍,只是不知道地理方向,如今老人一提点,他就回忆起了书内的介绍,“延旭本来是迎接太阳升起之意,牌楼东面正式太阳升起的方向,延旭二字正好用于迎接之意。舒可以理解为展现霞景观,正在牌楼西面对着日落霞而出之境。”

    老人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少年郎,居然有些底子,也乐得继续带着唐昊朝前而行,“这东堤上有两个非常有名的物件,一个为铜牛一个为昆仑石,在东堤昆仑石上四面刻有前朝钱龙帝留下的诗句,虽然石碑上的文字因为风化,有些字迹已经不易辨识,但是从宫廷记载的文献《御制诗集》却能够查到,这说明颐和园早在乾龙帝时期,就是皇家园林所在。”老人带着唐昊看向一块已经被围栏防护起来的石碑,对唐昊说道。

    而石碑不远处有一个卧息的铜牛,塑造手法写实,与真牛大小相近,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它侧身望着湖面,对昆明湖注视谛听,警觉神态更是惟妙惟肖,铜牛身上有乾龙帝亲笔写的铭文,这让唐昊好奇的打望着。“我国缘故时代就擅长治水,在远古大禹治水时,为了防止喝水泛滥,每治理一处就铸造铁牛沉于河底,后人就将铸好的牛摆放在河边,用于镇水。这个铜牛当时也是根据此传说铸造后为了彰显皇家气派,全身镀金,金光闪闪。在新朝浩然帝时期,因其软弱无能,在西方联盟军入侵燕京城的时候,听闻清漪园有一只金牛,纷纷赶来想将它抢走。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最后商量看下牛头,把头给带走,接过回到一砍,才发现这牛是铜铸,这才让它逃过一劫。只是它身上的那层镀金却被搜刮走了,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名副其实的铜牛。”老人在惋惜也在感叹,国弱人人欺,家里的一些好东西都被抢走了。

    “所以,西方联盟人的骨子里就是掠夺,没有什么人性。”唐昊望着这只饱经风霜的铜牛,叹息的说道。

    老人诧异的看了唐昊一眼,不知道他为何如此感叹,继续带着唐昊向前面的廊如亭走去,“这座亭子牌匾上写着廊如亭,又叫八方亭,因为设有东墙,从这里看东南方无际的绿色田野,会让人视线更加开阔,因此而闻名。在这颐和园里面有40多座亭子,而这个亭子却是园子里面最大的一座。”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的介绍着面前的这座亭子,顺带的让唐昊看向万寿山的方向,“那边是万寿山,目前很多地方没有开放出来,因为里面很多保护的挺好的地方需要维护,开放出来观看的人多了,对文物也是一种损毁,所以那边目前只能看外面,不能见里面。”

    唐昊就和老人闲暇散步一般,踏上了这颐和园非常有人气的景点,十七孔桥,唐昊看过一张摄影师拍过的十七孔桥映月的图片,是通过十七孔洞映射湖面的景象,非常的漂亮震撼,如今走上这座桥,却发现桥上的欣赏处也很多。

    老人看到唐昊对桥很感兴趣,他就随即跟唐昊介绍道:“昆明湖占地约两百多万平方米,湖边都是常常的河堤长廊,所以在这个湖面上有好几座不同的石桥,而这十七孔桥却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座,桥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着各种各样,表情不一的数百只石狮子,有的优雅的站立在绣球上,还有几只狮宝宝嬉戏在狮妈妈周围,欢蹦乱跳的雕刻作品,反正在这座桥上,每一只狮子的眼神都不一样,每当日落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些狮子身上,就像让它们复活了一般,非常有灵性。”

    唐昊一边听着老人讲解,一边仔细的看着眼前的这些石狮子,他在感叹自己祖先们精湛的技艺的时候,也在对夏国历史文化所痴迷,走在桥上,看着湖岸边柳树成行,风景迷人,让唐昊不禁感叹,古人对于展现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难怪书里都那么推崇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这里的每一个建筑,每一个铺设都恰到好处,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具备超前意识,让人心生敬畏。

    和老人一起乘船游荡在昆明湖上,唐昊环顾四周,对于这山水之色非常喜欢。那一双灵动的眼睛,让坐在他身旁的老人大觉有趣。“你从哪儿来。”和唐昊相处了一个多小时,他发现眼前这个后生非常谦卑温驯,完全没有有钱人家少年的嚣张跋扈,让他很是喜欢。

    “我从米纵国回来参加考试,到夏国这是人生第一次,一直都是在书本上看到关于夏国的一切信息,这是第一次真正的亲临体验,感觉先辈们拥有大智慧,能够建造出这么美丽景色。”唐昊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他觉得自己的举动有点好奇宝宝的模样,让老人对他产生了好奇。

    “哦,你是夏裔啊!我说呢,一般你这个年龄的人,都不喜欢老头子太啰嗦的考问方式,他们就是四处逛逛,随便走走就走了,不像你,对每个地方都有好多问题。”老人理解的说道,但是他对唐昊充满了好感,因为这个在米纵国长大的孩子,对于夏国的文化如此的喜爱,身上没有一丝因为在米纵国成长,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态度。

    “月兔西移,钩沉玉露,志满情怡,两岸青丝,三山碧草,画舫清漪,遥遥浩海何知,挹空影家垂国离,风引春秋,飞冬夏,天意谁期。”老人和唐昊上岸后,就指着旁边的一座石舫,对唐昊朗诵了一首诗词,哪怕唐昊熟读了那么多的诗词歌赋,但是这首词,他似乎没有看过。

    “这里原来是洪武朝圆镜寺的放生台。乾龙帝时期引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改成了船,这条船全场36米,船体全部使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寓意江山稳如磐石,用不能覆之意。不过在西方联盟攻占燕京城时期被烧毁,这是后来又重建的,将以前的舱楼改成了西洋模式,取名情海晏之意,定名‘清宴舫’,我们现在都喜欢叫它石舫。”老人虽然觉得可惜古时的建筑被毁,可是后来前朝工匠中西合璧的将这座石舫重新维修,尽管只能在外面看,不能上船,可是唐昊还是被船身那精湛的雕刻工艺所吸引。

    船身两侧还添加了西洋的火轮船式的机轮,船舱的窗户镶嵌着五色剥离,让这坐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了颜色。

    “这坐船有一个非常精妙的排水系统,是通过舱楼角落的四根石柱,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可惜今天没有下雨,否则你就可以看到这一奇妙的场景了。”老人带着唐昊继续往前走,如果能够上船,他还能够跟唐昊好好讲讲这个船内部的装饰,可惜出于文物保护,目前是禁止上船观赏地。

    唐昊看到了石舫上禁止通行的标识,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不能上船,但是他还是跟着老人的步伐继续前行,毕竟以前只是看图片,无法像今天这般身临其境的体会。

    “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联盟九十二年被认定为全联盟上最长的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背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八米,共273间,廊中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取材于我们国家的古典名著和戏曲故事。”老人带着唐昊踏入邀月门,一条宛如彩带曲折的长廊就呈现在唐昊的面前,这个颐和园中最独特的建筑,将前山分散的景点连为一体,贯穿东西。并随着身后万寿山的地势起伏,并且它的走向是随着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弯曲,使得长廊看上去绵延曲折,变化多端,而不至于让在长廊上行走的人觉得呆板单调。

    “这条长廊如果从身后的万寿山上俯瞰,就犹如一条龙盘踞山下,护卫着万寿山。这里依山挽湖,巧妙的将山河湖连接成一个整体。漫步在长廊上欣赏这湖光山影、水色岚光排闼而来。而长廊自东向西中间点缀着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四亭。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过长廊,如同走过了一年的四季。古人对自然风景的运用智慧,是我们如今都需要认真去考究学习地方。”老人一边引导唐昊观赏着长廊上的画,一边说道。

    “相传在重修颐和园时,因为经费吃紧,当时前朝太后在佛香烧完香,回头望着寿桃形状的昆明湖,总觉得昆明湖边缺点什么,就询问身边的太监,‘这湖里有没有龙?’,当时太监回奏:‘回太后,佛香上只有凤尾廊,湖里湖边都没有龙……’,太后听后大怒‘有风没有龙成何体统。把附件刷龙的百姓招来,让他们在湖边舞上几天,碧许停歇,我要看见龙凤呈祥!’。这下可苦了那些舞龙的庄户人,他们拼出全力,从早上舞到天黑,又从天黑舞到早上。累倒的不计其数。一伙儿倒下了,一伙儿又咬牙替换。太后一天只看半个时辰,但从不叫耍龙的人停歇。众人无计可施,恳求太监总管帮忙。其实跟随在太后身边的大太监早就猜透太后的想法:还是要凤在上,龙在下,压皇帝一头。于是他就叫样式雷在湖边造一条龙,样式雷依照清漪园的原样画出图样,保证三个月内建好湖边的龙。太后这才放了舞龙的人。三个月过去了,长廊完工,夜晚挂上灯笼。太后再登上佛香,果然看到昆明湖边舞动着一条长长的‘龙’。佛香上有凤,昆明湖边有龙,凤在上、龙在下,太后这才心满意足了。”老人给唐昊讲着长廊的故事,虽然无从考究真假,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了夏国古代皇家对龙、凤的痴迷,古人对于利用风水地形建造对应的亭台楼的智慧。

    唐昊听的很起劲,老人一边喝着随身带的军用水壶,继续带着唐昊前行,关于长廊上的各种画,他让唐昊自己看,而唐昊就如同一个好奇宝宝,将每一幅画对应的名字都说了出来,让老人甚是欣慰,他没有想到这个从来没有来过夏国的小子,居然对夏国古代故事戏曲了如指掌,看的出来,这个孩子家里的老人对于他有很好的教育。

    如果唐昊知道老人内心的想法,恐怕都要苦笑,他那里有人来教,都是凭自己看书获得地这些知识。两个人犹如祖孙俩走到了文昌,唐昊在这里跟随着老人登上了楼,停了片刻,古人对于文昌二字有另外一层含义,这里基本上就是古代文曲星的供奉地,代表着学识,古人拜文曲星来表示对知识的敬畏及崇拜,所以文昌是很多参加考试的人喜欢参拜的地方。唐昊在这里停了片刻之后,就跟随老者前往文昌院,这里颐和园单独要收取门票的地方,因为里面陈列了很多文物,犹如一个小的博物馆。

    “这里是文昌院,里面有个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陈列的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几乎包括了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时间可上溯商周、下追洪武、前朝时期,更有堪称“镇园之宝”的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袖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而且这个馆中还陈展了部分宫廷生活用品。”老人对着唐昊说道,而唐昊并不在乎这点钱的买了两张票,和老人一起进入了文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