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从台北鬼路备选名单上勾去了北宜公路,那么排第二位的台北辛亥隧道则成为我和小李选定的目的地。
辛亥隧道本名叫做“南一隧道”,是一个长度仅五百米的中小型四车道双向隧道,连接台北市主干道辛亥路第三段大安线和第四段文山线,正是因为那条辛亥路的缘故,它被民众称为“辛亥隧道”。
不知道是不是设计方有什么特殊的考量,辛亥隧道入口处的大安线是一条近东西方向的马路,但经过平直的隧道后,道路在出口处却以近九十度的夹角突然折向西南,之后的文山线居然变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
从文山去大安方向并没什么大问题,但从大安去文山的司机可得多加小心,因为刚通过隧道就有一个急转弯。
过去受技术条件限制,隧道内采用黄光照明,当一片黄光打在出口对面土黄色的山壁上时,极易让司机出现错觉,将迎面而来的山壁当成一片天空,从而容易发生车辆撞山事故。
有好事者传言,辛亥隧道在施工时曾经挖穿了福州山、方兰山和蟾蜍山的一片形成于日据时代的旧式土葬墓地。
据说在开凿隧道时,施工方为了抢夺工时,没有妥善处置那些遭到破坏的墓穴,仅仅使用了一些水泥来加固隧道墙壁。
由于当时的台湾当局贪腐横行,在辛亥隧道完工后,施工方贿赂了负责验收的官员,顺利取得了验收合格证明,接着便将整条隧道交付使用。
从此以后,辛亥隧道怪事频传,甚至还有民众言之凿凿地声称在夜间路过时,曾看见隧道顶部有几处地方正在不停地渗漏一些血红色的尸水……
网上一份非正式的统计报告显示,在台湾所有有关灵异的媒体题材当中,辛亥隧道是曝光率第二高的灵异地点。
要么有人在这里遇上“鬼打墙”,行驶了半天也出不去,要么车子进入隧道开了一半儿路程,突然被白衣女子拦截下来要求搭车——那女子轻轻拨弄一头长发,赫然露出一张没有五官的脸……
辛亥隧道凶名在外,又离深坑区不远,于是我和小李一道驱车寻访这处鬼路凶地。
我们首先沿着文山线驶过辛亥隧道前往大安区,说实话,若非我提前做过功课,知道从文山到大安只有辛亥隧道这么一个过山隧道,很可能就把它漏过去了。
(ex){}&/ 难道前面又出交通事故了?
眼看前方车辆接连降速,我让小李赶紧趁着去路尚未堵死,找个地方调头另投别路回家。
结果就在小李打着方向灯想把车子靠向路边之时,我们身后突然警笛大作,只见一辆黑白相间的警车打头开路,后面紧跟着几辆消防车和救护车,闪着警灯沿着应急通道开了过来。
见此情形,我连忙拦住了正在移车的小李,看来前方的确发生了事故,此时占用应急通道可不道德,得给抢险车辆让路才是。
谁知等应急车辆开过去之后,文山线就被彻底堵了个水泄不通。
见状,我忙让小李停车熄火,然后下车向周围扫了几眼。
只见蜿蜒的山路上,各式车前大灯已经连成了一条密密的实线,如果没有交警指挥疏通,一时半会儿是谁也别想走了。
我不禁摇头叹气,转身钻入车内陪着小李一道坐着枯等。
幸亏中午那桌风味菜没吃完,车上有不少打包带回来的食盒,至少今晚用不着饿肚子。
“还好我们早有准备,方可免断粮之忧啊,呵呵。”
我正笑呵呵地同小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却见车前突然有几道刺眼的白光“唰”地一闪而过。
我浑身一激灵,揉眼细看,才发现有几个人打着强光手电沿山路走来,不时还会敲一敲路上车辆的车窗,跟车主聊上几句。看来是先前驶过去的那辆警车上的警察过来安抚民众了。
不多时,这几个警察走到了我们车前,我刚想开口询问前方的事故情形,却听小李惊喜地抢先开口:“哎?于警司?前面到底发生什么事故了?”
噢,原来碰上了熟人,这可太好了!
谁知那个于警司却面色凝重地冲小李摇了摇头,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然后走到小李那边,以手示意他摇下车窗,接着跟他小声咬起耳朵来。
却是作怪!前面到底出了啥事儿?为啥连警察都不敢大声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