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快穿:直播进行时 > 第八百五十七章想身后名的汪直(三)

第八百五十七章想身后名的汪直(三)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三)


    幼童的到来的确是为昭德宫注入了几分活力,所以她也乐得带在身边。


    “贵妃娘娘美的就像是画里的仙女。”


    笙歌脸上堆着笑容,甜滋滋的说道。


    经由一个六岁孩童口中说出这句话,非但不会显得轻挑,而且越发让人觉得真诚。


    在深宫里,不就是得嘴甜有眼色会来事吗?


    笙歌表示,每一个角色她都适应的很好。


    “你这奴才倒像是为这深宫的生的一般。”


    万贞儿中肯的评价道。


    如同她自己。


    看着面前这个努力讨巧卖乖的太监,她就想起了当年她刚刚入宫时的样子。


    她四岁入宫,一入宫就跟在了孙皇后身边,也就是后来的圣烈慈寿皇太后,待她十九岁时,才被派到陛下面前。


    那个时候的陛下,只有两岁。


    后来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事情,她与殿下相依为命数年,直到先帝英宗复位,那段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的日子才结束。


    可以说,陛下是她一手带大的。


    她入宫,遇到了贵人。


    这汪直运气也不差,遇到了她。


    如今的她虽没有皇后之名,却也有皇后之实,照拂这么一个孩童绰绰有余。


    “奴才就是为照顾贵妃娘娘生的。”


    身为太监的第一素养,便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从头至尾,笙歌脸上都是堆着笑容的。


    在她近身伺候万贞儿后,万贞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昭德宫中不想看到晦气的死人脸。


    “你啊,以后就老老实实给本宫磨墨吧。”


    万贵妃年龄过大,学问又不高,没少被那帮臣子嘲讽貌若无盐,胸无点墨。


    年近四十岁的万贞儿也有模有样的重新拿起了书本,似是要多学几句文绉绉的话,下次怼朝臣的时候,也能显得有文化。


    要不然,那帮文官,骂个人都拐弯抹角,有时候她都听不明白。


    在万贞儿看来,可以不像那些达官贵人家教养的姐一般出口成章,但一定要能听懂旁人骂她,最好还能兵不血刃的怼回去。


    这就是学习最大的意义。


    见笙歌愣着,昭德宫的大宫女剜了笙歌一眼,故作嫌弃的说道“愣着干嘛,还不快谢恩,这是贵妃娘娘抬举。”


    的确是抬举。


    太监就是这座皇宫里最低贱的一种人,哪怕是同样为奴的宫女也鲜少有人能看得起身体残破的阉人。


    读书,习字,更是奢望。


    在这宫里,能读书习字的太监,也就司礼监上头那几位有资格了。


    毕竟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


    所以,读书习字,便是往上爬最要紧的一步。


    笙歌喜出望外,连忙谢恩,顺带表了表忠心。


    什么忠心耿耿……


    什么肝脑涂地……


    反正这些话,笙歌张口就来。


    所以,万贵妃是打定主意培养她,然后把她送往皇帝身边了。


    于是,笙歌这个刚入宫没几个月的太监,摆脱了所有的累活苦活,摇身一变成为了贵妃娘娘的新宠。


    这速度,要比剧情里的汪直要快得多。


    初入宫的汪直,被阉割再加上害怕,常常躲在角落里哭泣,很久才适应。


    而笙歌这个愉快的任务者,打听清楚情况后,便开始了刻意的投其所好,迅速上位。


    汪直是个货真价实的幼童,但她是个老妖怪。


    万贵妃见笙歌这张嘴着实讨喜,大手一挥,便赏了金裸子。


    宠妃,还是手握掌宫大权的宠妃,真真正正的六宫第一人自然是不缺钱的。


    第一笔赏赐,笙歌分文未留,全部送给了万贵妃的大宫女。


    “你?”


    青月一脸诧异。


    “青月姑姑,若不是您推举提携,奴才依旧是个洒扫太监,哪里能入得了贵妃娘娘的眼。”


    “青月姑姑的这份恩情,必将涌泉相报。”


    青月是万贵妃身边的老人,当年英宗复位,朱见深被复立为太子之后,青月就跟着万贞儿了。


    一跟,便是十年。


    万贞儿也从一个抚养保护太子殿下的有功婢女,变成了位高权重的皇贵妃。


    青月与万贞儿之间的这份主仆之情,自是旁人无法比拟的。


    “你既有心,这银子我收了,只是以后就无需再给了,贵妃娘娘给的赏赐自己留着就行。”


    “我把你带给贵妃娘娘,只是想着娘娘看见你这古灵精怪活泼好动的样子,也能开怀笑一笑。”


    “你能让娘娘开心,我还得谢你呢。”


    “竟没见过似你这般人鬼大,年纪便懂人情世故,却又恰到好处的子。”


    青月敛着眉,喟叹道。


    真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指不定,以这子的造化,以后还得拜托造福。


    “娘娘既然有意让你跟在身后识字读书,你莫要松懈推诿,这是一次大机缘。”


    “读书习字虽枯燥,但你若是不想一辈子做个被人捏扁揉圆的太监,还是得耐得住这份枯燥。”


    长廊之下,青月戳了戳笙歌的额头,不放心的嘱咐道。


    六岁的娃娃,最是爱玩闹。


    “多谢姑姑提点,汪直知道了。”


    笙歌鼓着脸颊,重重的点头。


    她以后再怎么说也是宪宗时期的第一大权宦,上的了战场,下的了西厂。


    这些日子,她也算是想好了,既然前头那些个拿笔杆子的喜欢给她泼污水,那她就立一些旁人无法抹煞的功劳。


    顺带……


    舆论,任何时代都是一把利器。


    明史可以口诛笔伐,为她盖棺定论,但历史的流传从来都不是几部史书决定的。


    有蛛丝马迹留下,后世的史学家们自然会揪着这些蛛丝马迹为她正名。


    ……


    ……


    “青月,你很喜欢那个汪直那个太监?”


    万贞儿好奇的问道。


    这么多年,她可没见青月对谁上心过。


    “回娘娘,也算不得喜欢吧。”


    “就是觉得这宫里缺少这种鲜活气和生命力,娘娘,汪直很不一样。”


    “不害怕,不惶恐,乐观,积极,就连他努力堆砌的笑脸都比旁人灿烂几分。”


    青月一边给万贵妃按摩,一边斟酌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