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地众牲 > 第四章 天坟·易

第四章 天坟·易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丰浩再次从昏迷之中醒来,睁开眼睛,入眼的还是“九州鼎”内部空空荡荡的空间,唯一的不同,就是自己的身子下面多了一张床。

    丰浩开始还惊讶于这张床的出现,但联想到鼎灵之前解说过的“九州鼎”的强大功能,丰浩就释然了。

    我还是在这里,九州鼎,看来这一切并不是梦啊。丰浩苦笑。

    随即丰浩又开始担心起丰希了,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安全了。不过,既然鼎灵说没事,那应该就没有问题了。还是那句话,上古圣皇陛下没必要骗他。

    不过说实话,最初,丰浩的内心里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这所谓的“穿越”的。他毕竟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早已根植于内心之中。

    然而,无论是之前的鼎灵的话语,还是这一尊功能强大的九州鼎,这些都在丰浩那脆弱的世界观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那一刻,丰浩仿佛听到了自己世界观碎裂的声音。好在丰浩也不算是那种单纯的书呆子,大学生活中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也接触了不少,对于这些超出常识的事情还是有一定的接受能力的。

    存在即是合理的道理丰浩还是明白的,总不能因为不理解就不活了吧?而且这里还有人族最古老的智者来教育自己,教材又是他亲自编写的《三坟》之首的《天坟》。怎么看自己的前途都是一片光明啊!或许若干年后,丰浩还能再遇丰希也说不定呢。

    “丰希,等我穿越万古,再去遇见你!”丰浩在内心中说道。

    整顿了一番自己的情绪,床上的丰浩坐起身子,闭上双眼,将自己的意识转移到自己灵魂之内鼎灵传给自己的那一份信息之中,开始整理脑海之中《天坟》信息,准备先大体了解一下这所谓的《天坟》的内容。

    之前鼎灵直接将部分《天坟》的部分内容烙印进丰浩的灵魂之中,现在需要丰浩自己去灵魂中读取这些内容。

    但由于现在丰浩的魂魄底蕴不足,魂魄还很脆弱,装载不了太多的记忆,因此,除了必备的锻魂功法和《天坟》的目录大纲,其他的内容鼎灵也只是先传了一小部分。

    而从这份目录大纲上来看,《天坟》不愧是有“天皇之书”的称呼,它不仅仅是修炼的功法,它所涉猎的内容,涵盖了伏羲修行生涯的方方面面。

    除了丰浩所熟知的,易道、琴道这些伏羲的招牌能力,《天坟》之中还记录有锻魂炼体、炼丹铸器、符箓咒术、法术神通、权术外交、医术巫术、天文地理、军事兵法、阵法武学、以及科学、文学、艺术等等许许多多的知识,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天材地宝甚至各类毒虫毒草的图鉴。它包罗万象,就像是一部上古时代修仙文明的百科全书!不,是千科、万科全书!

    而在这些知识之中,最令丰浩感兴趣的无疑就是易道了。《易》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周易》更是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阴阳家、纵横家,无不和《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大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大易医国、医人、医病。

    一言以蔽之:没有《易》就没有我们国家的文明!因而丰浩直接将注意力转移到介绍易道的篇章上面。

    通常来说,在《易》中“易”的含义有三个,即“变易”、“简易”、“不易”。但按照《天坟》的记载,《易》最开始不是“易”而是“一”!伏羲最初的设想,是能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规律归结为“一”!但他很快就发现,他并不能直接完成这一步。随后,在河图洛书的启发之下,他退而求其次,决定先将万物归结为“二元”表示,这作为过渡的“二元”即为阴阳,用阳爻和阴爻来标记。

    伏羲的做法,是先将大量的事物整理起来,然后根据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分为两组。之后再选择其中一组,再次根据其共性分为两组。而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每组之中只有一个事物。

    以八卦为例。八卦一共八个卦象,每个卦象又由三爻组成。以下爻分组,下爻均为阳爻的为乾、兑、离、震四卦。随后再以中爻分组,中爻为阳爻的为乾、兑两卦。再分组,上爻为阳爻的就只剩下乾卦了。而乾卦就是三个阳爻组成的。

    按照伏羲的想法,若他在未来能将“二元”归结为“一元”,他的易道造诣就能再次产生质变。

    “分组?有意思,这是二进制的思想吧?我记得《易》好像确实是二进制的灵感来源。”丰浩想了想,又继续读了下去。

    后来,伏羲将整理到的事物都成功地归纳为以阳爻和阴爻这“二元”来记录的符号,基本完成了“归二”的工作。但他仍未满足于此,在不断“归一”未果的情况下,为了验证他的道,他开始反向用阳爻和阴爻来逆向推演大道。

    “就像是把所有物质都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么?然后再反过来用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万物?”丰浩自言自语,试图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来理解。

    “不对,虽然大体意思上可以这么理解,但原子核还可以分解为质子、中子、夸克之类的粒子,电子却好像不能再分了。”丰浩摇了摇头,“我还是把‘易’想得太简单了,不过我理解的这个思路应该没问题。”

    回到刚才说的,伏羲用“二元”来合成万物、推演万物的变化规律,却没想到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成果!

    他得到了推演“命运”的能力!

    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天道。

    这些要从大道说起。什么是大道?道就是道理、法则。

    鸿钧说过“大道三千,皆可证道”,《易》里面也有句话是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当然,这里的数字都是虚指。

    鸿蒙之中大道无穷,远非三千之数,但天地之间的大道确是有限的。天地之间的大道被命名为天地之道,也就是常说的天道。天道肯定也不止五十之数。《易》中的这句话只是说如果天道之数为五十,那么鸿钧能用的就是这其中的四十九。

    鸿钧在玉京山紫霄宫传道之后,就以己身合道了。鸿钧合道,合的就是这四十九天道。自此,鸿钧基本隐世不出。

    这四十九天道就被伏羲命名为“命”,而剩下的那个“一”就是“运”!“运”是鸿钧都掌握不了的力量。

    命运命运,一为命一为运。命是定数,运是变数。举个例子来说,“命”是固定的,就像真空中的光速,就像特定条件下的绝对零度,只要确定了条件,那么结果就是肯定的、已知的。那什么是“运”呢?就像是电子云,就像是布朗运动,它是不定的,无法预测的。

    但利用易道,伏羲不仅仅能推演“命”,更能推演“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控“命运”!

    易之所以被命名为“易”,而不是最初期望的“一”,就是因为“易”有变化的意思。易道即为命运变化之道。

    这就是“易道”,天皇伏羲氏的绝学。

    参悟了易之后,伏羲并没有敝扫自珍,而是将其传授出去,像夏的《连山易》、商的《归藏易》、周的《周易》,都是后人根据伏羲的传授编写的。只不过,除了伏羲,其他“易”的传人都没有获得推演“运”的能力。看来,这确实是连天道都禁忌的能力!

    后来传世的《周易》,是周文王姬昌为了降低学习易学的难度而编写的,不仅是把先天八卦简化为后天八卦,更是推导出了《周易》六十四卦,这就使得入门的难度变得更低了。然而,这一做法却离“归一”的目标更远了。

    能够掌握连合了道鸿钧都无法掌握的大道,这就是天皇伏羲氏么?丰浩睁开双眼看向不远处背对自己负手而立的鼎灵,心中不禁对这位天皇陛下肃然起敬。

    之后,丰浩又简单浏览了一些其他的内容,随即就将重点放在了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做的魂魄修炼之上。

    由于丰浩现在失去了肉身,只剩下魂魄,常规的许多修炼方式、修炼功法都无法使用,只能先从养魂固魂开始起步。否则的话,纵然有这“九州鼎”保护,丰浩那脆弱的魂魄也难以支撑多长时间的。

    在关于魂魄修炼的篇章上,《天坟》之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功法以及他们的优劣。但一直到丰浩全部看完,却发现只有一部功法里面明明确确地记载了修炼的具体方式。由此看来,这应该就是伏羲为丰浩挑选的锻魂功法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