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新顺天下 > 第六十一章 襄王的应对

第六十一章 襄王的应对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襄阳城谁最大,当然非襄王朱翊铭莫属。整个襄阳名义是襄王的地盘,尽管他没有治权,但在襄阳这块一亩三分地上,没有人敢顶撞襄王,驳他的面子。

    闯军兵临襄阳城下,襄王朱翊铭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襄王也知道唐王朱聿镆的下场。唐王朱聿镆被闯军抓获,在交出全部家财后,被闯军礼送出境,现在住在京师崇祯赏的宅子里。但往日的富贵一去不复返。朱翊铭并不想过朱聿镆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

    襄王府,年近五旬的朱翊铭,看着富丽堂皇的王宫唉声叹气。

    襄阳知府王承曾,同知李广茂,推官郦曰广等襄阳主要文武官员也都在场。

    朱翊铭焦急的道:“各位爱卿,闯贼李自成亲率10万大军围攻襄阳城,这城还能不能守得住?我们该怎么办?王知府,有没有派人向四川的杨部求援?”

    “大王殿下,闯贼围城前就已经派人向杨部求援了。但杨部远在四川,即使得到消息,也得三日之后了。等他派兵来增援,也得七日后。” 王承曾恭敬的道。

    “大王殿下,不用担心,闯贼虽号称10万,不过是虚张声势。最多2、3万人,襄阳城城墙坚固,兵力也充足,闯贼要想攻下襄阳城,也不那么容易。襄阳城守个10天半月,根本没问题。只要杨部的大军一到,闯贼必定退去。” 推官郦曰广道。

    “大王殿下,你还是尽早打算。闯贼很可能在这两日攻破襄阳城!”一道声音突然传到众人耳中。只见张克俭急匆匆的跑进来,气喘吁吁的道。

    “怎么回事?” 王承曾问道。

    “闯贼有新式火铳,能打300步远,我军将士只要在城头一露头,就会被射杀。现在,没有人敢露头,都躲在女墙后。我军防守太被动了,这容易让闯贼靠近城墙。而在闯贼靠近城墙的过程中,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等闯贼爬上城头,再去厮杀,就会对我们非常不利。今天闯贼并不打算攻城,但明天他们的攻势一定非常猛烈。我不敢保证明天能不能守住,我劝襄王今晚就缒绳出城。再等下去,襄阳城就破了。”张克俭劝道。

    “完了,完了!襄王府这么大的家业难道就这么便宜了闯贼?我对不起襄王府的历代祖先。” 朱翊铭捶胸顿足道。

    朱翊铭倒不担心自己的命,唐王朱聿镆都活的好好的。他也没在襄阳城干什么坏事,不会有生命之忧。不过襄王府的财货,就要全部归了闯军,这让他很是心痛,这是襄王府300年才攒下的财富。

    在场的官员听了朱翊铭的话,心中更是鄙视不已。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自己的家财。大明这是被你们这些藩王吃穷的。

    “大王殿下,你现在马上带着世子,今晚趁襄阳城还没有被闯贼攻破,立即逃走。大王作为宗藩,千万不能落在闯贼手中。不能再像唐王那样,遭天下臣民的耻笑。” 王承曾也劝道。

    “现在襄阳城已经被闯贼包围,我从哪里跑?” 朱翊铭不甘心的道。

    “襄阳这么大,闯贼哪能守得那么多?”张克俭道。

    “现在兵荒马乱的,即使逃出去,城外也不安全。” 朱翊铭道。

    “襄王可带几个贴身护卫一起走。有他们护送,安全没有问题。”张克俭道。

    “我作为大明宗藩,定然要与襄阳城共存亡。” 朱翊铭道大义凛然的道。

    周围的文武官员听了,心中更是冷笑不已。你们这些藩王,哪有半点与社稷共存亡的想法。朝廷这些年财政吃紧,藩王一个个富得冒油,不但不出钱捐助朝廷,反而向朝廷哭穷。

    襄王想留在襄阳城,还不是为自己的小命着想。襄阳城破,罪不至死,过段时间就会被闯贼放走。

    众人也懒得再劝襄王,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一些心思灵活的,想起最近流传的“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产生投奔李弘基的想法。

    “大王殿下,府衙还有事,我先回去处理一下。”王承曾找了一个借口道。

    王承曾走了后,其他官员也以各种借口离开。

    张克俭总觉得心里非常不安,告别襄王后,又返回北门继续督战。

    朱翊铭待众人走后,吩咐左右,将王府中好吃好喝的都拿出来,他要一次吃个够。想到以后这些美食很可能再也吃不到了,朱翊铭不禁悲从心来。

    “父王,襄阳城还没有被闯贼攻破,现在逃走还来不及。”世子朱常澄劝道。

    “你这个逆子,懂什么,现在城中最安全。我们逃了后,你母后妻儿怎么办?闯贼找不到我们,万一拿他们出气,又如之奈何?” 朱翊铭咆哮道。

    “闯贼既然放过了唐王,也不会为难我们的家人。如果我们也被闯贼俘虏了,皇帝面子上过不去。连续两位藩王都落入闯贼之手,就让皇帝如何面对天下臣民。” 朱常澄继续劝道。

    “你想逃就自己逃吧,父王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朱翊铭有点丧气的道。

    朱常澄见朱翊铭不愿逃走,就回到后宫与自己的母后抱头痛哭。

    “儿啊,你父王不愿逃跑,今晚你就带几个护卫逃出城去吧。”襄王后对朱常澄道。

    “儿子担心母后安危。” 朱常澄道。

    “傻孩子,只要你平安就好。母后老了,没几年活了。” 襄王后道。

    朱常澄点点头。

    襄阳城外。一座小土坡上,李弘基正眺望着前方的襄阳城。

    日头早已西斜,此时离天黑还不到一个时辰。

    李弘基望着眼前雄伟的襄阳城,不禁想起了襄阳城的过往。襄阳是一处军事战略要地,这里曾发生过关羽水淹曹操七军,也曾阻挡住蒙古铁骑数年,让其无法南下,给了南宋半壁江山喘息之机。《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夫妇,更是在襄阳成抵抗蒙古军队长达数十年之久,还击毙了蒙古大汗蒙哥。

    现在,襄阳城就要落闯军之手,今后闯军无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都极为方便。这让闯军有了更大的战略主动权。

    李弘基不由的想起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对襄阳的评价。“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可见,襄阳地理位置之重要。

    而夺取襄阳,早在李弘基穿越之初,就已经确定下来。

    李弘基在心中呼喊:“襄阳,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