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明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

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钱肃典并未按事先预定的方案在盐官登陆。

    而是至海宁上岸。

    原因是钱肃典认为,如果从盐官转北抄鞑子后路,可能会遭遇鞑子的主力。

    六万大军前锋被灭,怎么着都会有所警惕。

    如果骑兵营正好遭遇敌军主力,那死得太不值得了。

    所以,钱肃典临时决定,为了保险起见,宁可多绕百里,由海宁上岸,经桐乡沿官道包抄。

    事实证明,钱肃典的判断是正确的。

    鞑子大军在获悉前锋被灭之后,就分出了一支偏师留驻嘉兴府。

    也就是说,如果钱肃典部的踪迹被鞑子侦知,就会遭到前后夹击。

    但钱肃典依旧过于保守,他的上岸地点如果走往东百里,选在海盐上岸,那就可以彻底脱出嘉兴府鞑子那支偏师的威胁。

    桐乡在嘉兴到杭州之间,也就是说,钱肃典的谨慎并没有让所部脱离被两头夹击的险境。

    而这个时候,钱肃典和嘉兴府鞑子都互不知情。

    局势变得很迷茫,但天平在向鞑子倾斜。

    当钱肃乐率部从海宁往北,至桐乡附近一个叫平桥头的地方时,前出的斥候突然回报,前方有战斗,交战双方人数达到三四千人。

    钱肃乐听闻,立即赶往察看。

    其实这个时候,不用猜就明白一方肯定是鞑子,但另一方是谁就难猜了。

    杭州至嘉兴一路,之前全被清军占领,李自成余部已经撤往江西、湖广一带,此时正与隆武朝合作,在江西境内与鞑子大战。

    而明军在这几乎已经绝迹,不是南撤就是投清。

    那么这支部队会是谁呢?

    当钱肃典看到战场时,惊愕了。

    这哪叫一支军队?

    其中没有一人穿军服的,手中的武器更是千奇百怪。

    柴刀、菜刀、木棍、锄头、耙等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三牛录大概九百左右的鞑子步兵,生生将这支三千人左右队伍追着打。

    这简直就是咄咄怪事。

    (ex){}&/  不想那少年夏完淳道:“这位大人,我等皆是忠于大明之士,家父讳上允下彝,曾为福建长乐县令,家师陈讳子龙,为隆武朝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

    钱肃典闻听大惊,“你说的可是卧子先生?”

    “正是。”

    钱肃典震惊,这陈子龙可不是一般人物,弘光朝灭亡,鲁王初临绍兴府监国时,就慕名欲征其为兵部尚书,可陈子龙不应,接受了隆武朝的册封,为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

    但没有前往福建就任,而是留在了松江,监临、参谋太湖义师吴易所部,招揽当地义士反清。

    “如今卧子先生何在?”

    “家师……如今已经心灰意冷,赋闲在家。”

    钱肃典愕然,“卧子先生为何如此?”

    夏完淳脸色一黯,答道:“家师见吴易鲁莽轻敌,帐下幕客皆轻薄之士,诸将惟事剽掠而已,师众不整、军纪日弛,遂与之断绝了关系。之后,家父投湖殉国,家师万念俱灰之下,便闭门不问世事了。”

    钱肃典愣了半晌道:“那你这些人……?”

    夏完淳道:“这些都是松江府及周边义士,许多人早先追随先父和家师,如今先父不在,家师又心灰意冷,这些人……就奉我为主,坚持反清复明大业。”

    钱肃典为难起来,“夏完淳,不是本官不愿意相助,只是本官确实有紧急要务。想必你应该知道,如今鞑子大军在进攻杭州城,本官奉令率骑兵包抄鞑子后路,截断敌军后路、粮饷,确实不能带你部前往。”

    夏完淳急道:“大人,我等皆是当地人,对道耳熟能详,带上我们,对大人军务定有助益。”

    “这……本官麾下皆是骑兵,速度极快,你们恐怕……?”

    钱肃典边说边打量了那群衣衫褴褛的义军一眼,话虽没有说透,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夏完淳脸一红道:“大人见笑了,家中早已变卖一空,父老乡亲也已经倾力相助了,可无奈我军一直得不到粮饷补给……可大人不能小看了他们,他们是真的忠义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