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明 > 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贵,老兵不死!

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贵,老兵不死!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此时战场的形势是,明军已经越过道路转折处数里。

    因为鞑子已经意识到道路转折对他们的劣势,自然不肯前进,明军只能主动出击,越过转折处,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只能凭真本事杀敌。

    但也正因为如此,明军的伤亡在迅速扩大。

    可随着鞑子援兵的到来,明军的防线开始松动,骑兵阵线的松动,比步兵更夸张,它的后退不是以步计数的,而是以丈算。

    吴争与钱翘恭、钱肃典叔侄被后退的骑兵挟裹着后退。

    这个时候,就算想下令阻止亦是不能。

    人潮的涌动,不是单体能抗衡的。

    数里的距离,转眼就到,明军退回道路转折处,依旧刹不住马腿。

    后面与敌胶着的骑兵被敌全歼,鞑子趁势再次对明军发起了追击。

    战场局势再次回到双方刚刚遭遇的那会。

    但与那时不同的是,明军已经折损过半,而且已失锐意、士气即将崩溃。

    只要被鞑子追过道路转折,就是一马平川,明军离全军覆没也就一口气了。

    就在这时,从明军身后涌来了一支军队。

    吴胜兆部终于及时赶到了。

    吴争部和吴胜兆部的两支军队,就这么在转折处擦肩而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别之处在于往前的是步兵,往后的是骑兵。

    吴争甚至看到吴胜兆这厮眼神中的得意,他仿佛在得意,看吧,我又一次救了你!

    道路的转折点,再一次发生了作用。

    或许是老天眷顾,让这个转折的地形优势始终存在。

    如果不是这个转折,鞑子追击,便会加速,但因为有这个转折在,鞑子骑兵的追击无法加速,太快就会冲出悬崖。

    所以,不仅不能加速,而且在转折前需要降速,这就给了吴胜兆部步兵阻击的可能。

    否则,这算给多给吴胜兆三千多人,也无法阻击得了鞑子骑兵冲锋。

    当吴胜兆三千多人,冲至转折,与追来的鞑子骑兵迎面撞上之后,人马掉下悬崖的那一幕再次重现。

    好在这次鞑子速度不快,人数也不多了,损失挺不严重,但低速的骑兵,已经无法对步兵造成致命冲击,双方随即暴发了肉搏战,但运动的骑兵,终究有着对步兵的先天优势。

    (ex){}&/  可这算这样,吴争也无法预料到鞑子援军,也会选择登坡。

    这是上天送给吴争、送给明军将士、送给大明最好的礼物了。

    于是,就出现了之前那一幕。

    山坡是光突空的山坡,除了零星的杂草、灌木,连颗象样的树都没有。

    这更适合骑兵往下冲锋。

    吴争没有任何犹豫,抽刀擎过头顶,然后向下一挥。

    五道骑兵线,如同决堤的洪流,骤然向坡下奔腾。

    很难形容那种场面。

    从上而下的急速撞击,让空中飞舞着人类的躯体,整个山坡上都是人,几乎不需要刻意地选择目标,只须驱马下冲,那便是随手可以汲取的、满满的战功。

    八旗兵,让明军闻风丧胆的八旗兵,在这一刻,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恨爹娘没多生几条腿地调头往山下狼奔豕突。

    这种溃散,直接冲乱了刚刚登坡和还没登坡的鞑子队形。

    于是,一场大溃散正式上演。

    七千鞑子援兵,被二千多明军骑兵,就这么一冲,杀得丢盔弃甲,四处逃散。

    而明军骑兵甚至不去理会原地傻愣的鞑子,而是各自为战,追逐去四散的溃兵。

    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

    从上至下的冲锋,最忌讳犹豫,不管生死、成败,一竿子到底,绝不能犹豫。

    吴争麾下这支骑兵,虽然组建不到一年,虽然经过数次战斗,虽然折损过半,但从这一刻,它终于成熟起来,有了老兵的样子。

    都说战场是最能历练人的地方,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最好的训练也不及战场上历练一番,因为战场上,不存在演习。

    能活下来的,就是老兵。

    老兵金贵,老兵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