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楠正传 > 第八章 石子山

第八章 石子山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图虽是个举人,但他长的却不“斯文”。铭文记载:仪表英异、方脸宽额、博学能文、肩宽体壮、高约七尺……

    用现代人标准来讲,正宗国字脸,身高近1米9,不仅长的帅、体壮,还能文善武!

    图自幼好学,天资聪颖。不仅喜文弄墨,也爱舞刀弄棒。习的一手好字,村中庙宇对联提字,即是图所为;曾拜民间高手习武,得其一、二真传招式,4、5人无法近其身;常年晨练、习武,至死未变的习惯,享年八岁。

    9岁时,图便能统领全村少年,一起习武、锻炼体魄。据说,当年传有一套完整的炼体武术,9段式,类似现在的体操,但难度更大。

    流传至飞子辈时,已失传。

    村中常有牛、猪、家禽等,被豺狼叨走。图竟敢组织少年队,围猎、击杀独狼。与兽斗,危险重重,但图能鼓舞士气,使其斗志高昂。他给同伴讲:胆敢来村中偷家禽的狼,都是因为在狼群中无法混下去,抢不到食、或受伤、或体弱之流,走而挺险,来到人类居住之地,碰碰运气。

    图15岁考取秀才,0岁中举。娶北坑后山,”丰坑”村名门望族——李氏嫡女为妻。育有4子、女,正妻有1子1女,两偏房育有子女。丰坑,据说是因为坑道像个“丰”字,故得名。

    “刚注意到大门口的根巨型石柱没?”讲到这,祁老突然停顿、点头问道。

    大家异口同声道:“看到了,大气!与众不同!!”

    “对,这两根柱子有一段故事。”祁老卖关子的说道。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祁老开始讲述,这根柱子的来由。

    当年,在建造祠堂时,由于缺少材料。特别是石料,作为当时的主建筑材料,石料成为关键所在。而整个杨梅凹村,从未发现过,可供采石的山(岭)矿。

    为了这事,把已是举人的图,折磨的寝食难安。

    一休公假,图便回村勘探各山峰。

    虽然已是举人,已有公职(当时还未拜县令)——吃“国家饭”的人,但在众人眼中,图比他们这些乡下人,还能干、还能吃苦。

    勘测多次后,图深思熟虑,说不定,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还能发现啥奇迹。于是决定从最近的后山出发,沿着梅嶺(后山名字),一路向北;翻过这座陡峭的后山,图来到北面山势最高的一坐大山。

    刚好有点累,停下来、歇脚休憩一会儿。

    站在高处,视野宽阔,心情自然要比平时好。

    观远处,绵延青山,涓涓细流,好一幅山水画。

    远景虽美,也忘不了心中之事,顺眼查看近处,满山的映山红,香气逼人。山上到处是高大耸立的青松、绿杉,有苔藓枯木,蘑菇探头而出。

    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几颗大杨梅树,树上挂满青涩饱满的杨梅(杨梅还未成熟、未到梅雨季节),有几颗泛着些许淡红,图一时兴起,便想尝尝鲜,差人摘了几颗泛红的过来。

    大家一起品尝,虽然泛红、但未真正成熟,那个酸啦、涩啊!把所有人逗的皱眉挤眼。

    图被酸的最厉害,挤出几滴眼泪。开口便道:“妈呀!未到季节的东西,果然不能吃。”

    睁眼便向山谷望去。

    也许因为流了几滴眼泪,视物更加清晰。

    “咦,那边缓坡上,长有什么?那么大一片。”图突然嚷声道。

    大家顺其视线,向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对面离山顶不远处,有一大片缓地,被树木挡住了视线,长有大片看不清楚的东西。

    “走,我们过去看看,那里很特殊。”图说道:“那么大一片缓地,竟然未见高大树木,甚至稍高点的植物都没有!”

    大家来到那片缓地,看到一大片的野魔芋、野豆子苗。

    “嘿嘿,全是野豆子苗,你们几个带铁镐的,过来试试,往下挖挖”图说道。

    没挖几下,几个便大声叫道:“石头,是石头!”

    “嗯,这就对了!”图说道:“看到吧,这么一大块地,树木长不了,都是因为下面是石子,而豆苗、野魔芋不需要多深的泥土,故长势很好,而且因为是缓地,野豆子每年成熟后,豆种子未被冲走,未冲走的老豆子,来年又长成,成片的豆苗。”

    没多久,图亲自带人,到这座山上采石,成了当时杨梅凹的石矿。

    据说那根石柱,天然形成,图用了几十人,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挖出来,抬到祠堂。石匠们稍作打磨,便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宏伟模样。

    而那座无名山,被举人冠名“石子山”,山右侧的那个坑,被命名为“豆子坑”。

    山左边的坑,因为采石的原因,图勘查后,决定修个简易人工湖,既满足了当时运输石料的捷径,采石人员用水、洗澡的需要,又用以防旱,以备有旱情时,村中有水可用,也是当时最早兴修水利的范例,造福于后代。

    祁老讲到这,又点了点头道:“接下来,我们参观一下,祠堂周边的住房。”

    顺着中间鹅卵石道,众人来到左侧的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