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拳卿天下 > 第十六章 寒门书府

第十六章 寒门书府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次日,当王卿醒来时,已经躺在顾老夫人的竹屋里,顾云逸已经来过两次,见王卿都宿醉未醒,嘴里大骂:“孺子不可教也。”大怒离去。

    王卿摸着头,摇摇晃晃的见到顾源,才知道是顾源去把自己给接回来的。顾源笑道:“卿少爷好酒量,你们差不多快喝光了观月楼的好酒。和我家三少爷有的一拼。”

    王卿尴尬的问道:“我只记得最后是在观月楼,后面都不记得了,不知我那几个朋友现在何处?”

    顾源道:“我奉老夫人之命,去接过卿少爷几次,最后你们都喝醉了,我就安排他们几个住进了观月客栈,只有一个华服少年被人接走了。然后就把你接了回来。”

    王卿拱手道:“麻烦顾老管家了。那我去看看他们。”

    顾源说道:“卿少爷不用去了,他们都比你先醒,都留下了话,到名剑城再见再喝,呵呵,年轻人就是好啊,想当年几位少爷多少次宿醉都是我接回来的。”

    王卿赶紧打断顾源的回忆,以向老夫人请安快速离去。王卿来到顾老夫人房外,叩头请安道:“王卿给老夫人请安,昨晚轻狂,还请师奶恕罪。”

    顾老夫人一边抄经,一边微笑道:“起来吧,难得遇到几个知己,多喝几杯也无妨,他们都是要去参加武林大赛的吗?”

    王卿答道:“正是。”王卿由于年少并无母爱,所以见到顾老夫人如此慈祥顿时感到特别亲切,话也多了起来,把昨晚认识的呼延烈,凡了几人都给顾老夫人介绍了一遍,昨晚诸人的趣事也都告诉了顾老夫人。

    顾老夫人一直微笑看着王卿,眼中就像看见顾云城当年年少一样。王卿足足讲了半柱香的功夫,回头看见顾老夫人微笑的的看着自己,才摸摸头,尴尬的说道:“师奶,我怎么一下废话这么多,不知道是不是见到了师奶觉得很亲切,我以前话没这么多的。”

    顾老夫人笑道:“自云城走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人聊天这么久了,今天真是谢谢你,让我感觉重新看见了城儿。”

    王卿笑道:“师奶这么想师父,我下次见到师父一定叫他回家看您,师娘家的事情也已经解决了,师父肯定想赶紧回来侍奉您的。”

    顾老夫人微笑道:“那就好,你告诉他,我就在家里等他。”

    王卿拱手道:“是,师奶,我准备近几日就去名剑城,不知道师奶还有什么吩咐。”

    顾老夫人说道:“你来的正好,寒门书府依山而建,后来读书的人实在太多,就开始在山上凿洞而居,山洞也越凿越高,你看那山上峭壁处不知道谁凿了个洞,年代已久,似乎还有书卷在上面,平常人又上不去,你上去帮我看看,如果有书卷就给我拿下来,我抄好后好归档。”

    王卿道:“师奶宅心仁厚,处处为读书人着想,我这就去。”

    王卿告别顾老夫人,来到寒门书府的山脚下,抬头一看,山壁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山洞,有人就在其中看书,有人干脆吃住都在里面,离地约15丈处,有一处峭壁,无木无草,中间居然有一处小山洞,也不知道谁人开凿。

    王卿沿着山壁往上,一开始还能大步向前,随着山路越来越陡峭,到后来只能手脚并用才能继续往上,抬头一看,大约还有7-八丈的距离,王卿只能施展轻功向山洞掠去,一口气又上升了5-6丈,已经能隐约看见小山洞两侧石壁,似乎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王卿心中奇怪,要上此洞必须是武林高手才可办到,可是那个武林高手又会到此读书呢?峭壁越来越陡峭,几乎没有手指可以抓住的地方,王卿没有办法,只能拔出宝剑,用内力插入石壁,缓慢向石洞爬去。

    约半柱香的功夫,王卿终于爬上石洞,但也累得大汗淋漓,洞口很矮,只有一成年人半蹲高度。静待片刻,王卿向洞内走去,山洞并不深,是个可以同时容纳五人左右的活动空间,除了洞口有打凿的痕迹,里面却是自然形成的,靠近洞底处,有一长条桌案,桌案上面和四周都散满了书,桌案后坐有一人,形容枯槁,已经身亡许久。

    此人盘膝而坐,神态安详,看样子也不过中年年纪,由于此洞冬暖夏凉,通风也很好,尸体倒也保存的极好。看他模样,应该也是读书人。

    此时正好艳阳高照,光线极好,王卿赶紧先把桌案周围的书一本一本整理好,看书名都是一些道家修身养性的书,有《道德经》《通玄真经》《周易》等,而且有各代名人注疏的各种版本,一本《老子》就有十几本。王卿不由得奇怪,此人应该是放弃了功名,却不知为何爬上此地来研究这些书。

    王卿整理完桌案上和四周的书,居然已经有二百多本,王卿没有带绳子,只能返身慢慢的回到山下,找到了顾老夫人,向她禀明了山洞里的情况。

    顾老夫人听完,也不知道山洞里身亡之人是谁,只吩咐王卿取回所有的书,就把山洞封了,也当做此人葬身之洞,免得别人打扰。

    王卿带好绳索,第二次爬上山洞,把整理好的书绑好,慢慢垂下山洞。书都放下山洞后,王卿回身看见尸体周围突然没有了书,显得格外孤单,心中不忍,忍不住跪下叩头,说道:“晚辈王卿,今打扰先生清净,实在不该。只是为天下读书人计,还是书归原处的好,请先生谅解。”说完,给尸体叩了三个头。

    叩头的时候,王卿眼角看见此人衣袖里尚有书籍,叩完后就去取了出来,左右衣袖各有一本,王卿打开一看,一本写着《怜花玄录》,另一本全是此人笔记心得。

    王卿心中好奇,打开《怜花玄录》,读了几页,似乎是些道家养生的内容,又打开他的笔记心得,翻了几页,全是对怜花玄录的注解,后面却写有此人的生平,王卿本就对此人很感兴趣,此时不由得全神贯注看起来。

    原来此人姓苏名卫,从小便是孤儿,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在寒门书府创立时,就在此做书童,帮助整理书籍,打扫卫生等等。苏卫从小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长大,由于勤劳和肯帮读书人的忙,逐渐学会了认字,后沉溺于读书不可自拔,自诩读遍了寒门书府全部藏书。

    在苏卫壮年时,正值天下大乱,各地征战不断,人心惶惶,读书人也无出头之日,大家就都躲在寒门书府读书混日。苏卫尽读道门玄门书籍,自己用心琢磨,居然练成绝世神功,但是苏卫从未与人交过手,也不知道自己功夫如何,只是把自己练功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就是《怜花玄录》。

    后大武朝一统神州,在建朝初期,正好西域游牧民族不断骚扰,朝廷内忧外患,常年征战,大武朝早就国库空虚,百姓也民不聊生,朝廷上下对出兵征讨西域争论不决,苏卫自觉书本里学了很多道理,又觉得武功盖世,认为恩威并施定可让西域退兵,因此决定为民请命。

    看到苏卫就是顾云城曾经说过的穷儒,王卿内心激动不已,赶紧继续看了下去。

    苏卫来到京城,就想面见皇帝,可是谁又能让他这个穷儒进去。他只能施展轻功在朝廷议事时,突然出现,可这也吓坏了朝廷各路官员,也没人相信他的话,只派少林武当和铁铺门高手来捉拿他。

    苏卫没法,只能施展神功和他们周旋,苏卫从未与人交手,也不知道面对的是当时的三大高手,只是一味靠闪避和他们游斗,谁知道他们一个不行又上来两个,两个不够又上来三个,终于一个闪失中了少林金刚菩提掌,顿时被打翻在地,还被点了几处要穴。

    但他们不知道,苏卫天性善良,遇人从不争吵,练功也是如此,从不想到进攻,都是以防守为主,怜花玄录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所以渐渐被他练成最佳的防守内功,受伤后也很快恢复,众人还在争吵不觉的时候,苏卫已经运功疗伤完毕。

    苏卫听他们争论,知道还是不相信自己,他天性淡漠,也懒得解释,就决定做给他们看。功力一恢复,就飘然而去,他神功一恢复,三大高手也难以追上他,只得任他而去。

    苏卫一路向西,用了三个月的功夫,找到西域游牧民族的老营,也是用神功震慑住了此部落的首领,然后一味给他们讲述中原文化礼仪,希望以此打消他们进攻的念头。

    此首领武功不高,却是心机智慧之徒,他一边假装听从苏卫的号令,并拜他为大巫师,却在苏卫每天的饮食里不断下毒。终于有一天此首领认为苏卫已身中剧毒,不足为惧,便撕破脸皮要苏卫自尽,可没到苏卫的怜花玄录神功奥妙,虽然身中剧毒任然游刃有余,在围困他的众多兵士面前,屡次劝说此首领未果,终于忍不可忍摘下此首领的首级,大吼立威。众兵士群龙无首,惧他为神,终于散兵而去。

    苏卫逼出剧毒后,心想朝廷和游牧民族都不相信自己,自己一番良苦用心不为世人所信,最终还是犯了杀戒,不由得心灰意冷,辗转回到了寒门书府,在半山壁上发现了一个入口极小的山洞,索性便搬上山洞,也不见其他人,把自己练的功夫心得写了下来,取名怜花玄录,然后和书为伴,了此残生。

    苏卫最后写道:“凡得我密录,看我心得者既为我传世弟子,切记神功练成,要济世为民,不可欺凌百姓,不可仗势欺人,不可入仕为官。怜花玄录奥妙万千,修习者自保”后面字迹写了又划掉,似乎苏卫也不知道如果描述。

    王卿看完苏卫自述,心中激荡万分,没想到苏卫就是顾云城曾提过的高手,对他能力敌三大高手和万军之中取人首级的英雄事迹赞叹不已,万没想到一代英雄居然就葬身如此简陋之地,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王卿恭恭敬敬给苏卫叩了几个头,诚心说道:“苏先生大义,解了朝廷危急却不贪功,救万千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留名,实在让晚辈佩服。不才晚生王卿今得先生密录,必将用心研习,不负先生英名。”

    王卿收拾好密录,用剑在洞内凿了些石头,堆在洞口,最后又选择了一块较大的石头,凿平,思量了一下写上“大武朝第一英雄苏卫之墓”,退出洞穴,用这块大石封住了洞口,然后回到山下,抬头看了一眼洞口,心中还是激动不已。

    王卿回到书府,正好顾云逸也来找他,王卿便把苏卫的故事和秘籍都告诉了顾云逸,顾云逸也早听过此人事迹,没想到此人就近在身边,两人赞叹了一阵苏卫,就打开怜花玄录阅读。

    看了一阵,顾云逸嘴中不断重复:“胡说八道,狗屁不通,迂腐迂腐”,最后实在忍不住,大声说道:“这苏卫实在是迂腐的要紧,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和三大高手交手,而不还手了,原来是他为了功力运作协调,脚步轻盈,而不能出手攻击,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突然长出一个翅膀一样太不协调了,所以他一直出不了手,只能让人打啊,这什么挨打的功夫,学了有屁用啊。”

    顾云逸转了几大圈,大声对王卿说道:“你内功再深厚,却只能自保,这是什么人能发明这种功夫啊,实在是好笑”

    顾云逸对自家功夫很有自信,深怕王卿耽误学习,一味贬低苏卫的功夫,王卿也不想和二师伯争论,便马上收了怜花录,开始和顾云逸练习双手弱柳剑法,但是苏卫的怜花录还是深刻的记录在脑海里。

    此后几天,王卿白天就和顾云逸练习弱柳剑法,晚上便按苏卫记录的心得,开始学习怜花玄录。一周后,王卿双手剑仅学的二剑,比一开始慢了不少,一方面是十剑以后,每增加一剑都难度越来越大,但也跟王卿分心学习怜花录有很大关系。

    王卿按照苏卫心得,按部就班的学习,进步神速,怜花玄录所记载的内功能兼容天下所有内功,很快就和王卿所学的弱柳心法融会贯通,但在施展剑法上却总是感觉力不从心,一开始王卿还以为是内功练习有冲突,并没有在意,后来情况越来越明显,王卿深怕顾云逸看出破绽,赶紧以武林大会召开在即为由,向顾云逸及顾老夫人告辞。

    顾云逸醉心于自家武学,一直幻想自家三兄弟同时施展双手剑法,可说天下无敌。王卿来后,自己的双手剑法还进步了三剑,正自高兴不已,也没注意王卿变化。

    顾云逸说道:“王卿,你天赋了得,以后成就必在我之上,顾家双手剑法你要是施展出来,必然能在武林大赛中一鸣惊人。依我之意,你还是留在此地和我继续练习剑法为重。”

    顾老夫人笑道:“云逸不可强人所难,王卿受风崖堡所托,怎可不去?再说此等盛会,你不想去,怎么能阻止年轻人去看热闹。”

    王卿拱手道:“多谢师奶二师伯体谅,王卿深受风崖堡大恩,此次代表风崖堡送礼,断不可缺了礼数。以后定有机会再听二师伯教诲。”

    王卿向顾云逸和顾老夫人告辞后,赶紧骑马向名剑城奔去。没骑多久,感觉内息膨胀,不由得下马狂奔而去。王卿施展的是怜花玄录上的轻功凭空飞渡,也是苏卫潜入宫廷时施展的轻功,可以说是无痕无迹,随风飘荡。

    王卿正练习凭空飞渡开心,斜眼却见一和尚装扮的人大吼着追来,“王兄等我”,王卿定眼一看,却是凡了,只见他来势之快,一瞬间就只离王卿约十丈。

    王卿心中一动,见凡了功夫了得,便起了争胜之心,也不顾凡了所喊,快步向前掠去。两人一个跑一个追,王卿转挑僻静处跑,一开始两人还能保持距离,随着时间越长,凡了逐渐把距离越缩越短。

    王卿一见,知道凡了内功深厚,只得止住脚步,拱手笑道:“凡了兄好功夫”

    凡了突然见王卿站住,赶紧一个千斤坠定住脚步,大声道:“你跑什么啊,我都等你几天了,有吃的没有,饿死我了。”

    原来凡了自那次酒醉后,就一直待在苏州城,顾家财大气粗,当日酒醉给没人准备了一个房间,凡了醒来后也找不到呼延烈和肖宾,只得按着王卿所说来寒门书府来找他,可是又不敢去敲顾老夫人别院的门,只得在门口等候。还好寒门书府总是供给读书人有吃喝,众人瞧他和尚装扮,也来争吃的,对他议论纷纷,凡了也不管,有吃的就吃。

    等了近一周,凡了刚到寒门书府拿了一个馒头正在吃,就远远看见王卿骑了马狂奔而去,于是赶紧追了上去。

    王卿把身上干粮递给凡了,笑道:“只知道凡了兄酒量惊人,没想到功夫也这么好,你这是要去哪啊?”

    凡了边吃边说道:“王兄弟,你这是要去武林大赛吧,你带我一起去吧,我也吃不了多少东西,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王卿见凡了眨眼之间就把自己的干粮全部吃完了,哈哈笑道:“好吧,我们一起上路,走,我带你吃好的去。”

    凡了眼睛一亮,涩涩的说道:“我这几日天天喝粥馒头,一直没吃饱过,你也不要太破费了。”

    王卿见他赤城,哈哈一笑,两人结伴向名剑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