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渊渊 > 第十九章 天柱之行

第十九章 天柱之行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高三的活动很少,作为私立中学,历来不举办元旦晚会,唯一的运动会,跟方尘关系也不大。

    周鑫找过方尘几次,想问问修行的事,可方尘一门心思在学习上,也没怎么多聊。被方尘的学习态度感染,他也有了变化。

    本来在他眼中,自己已经不是“凡夫俗子”,对于学习也就不是很上心。

    但看到方尘都这样认真,态度也跟着端正起来,平日里与方尘也开始探讨学习问题。

    方尘的兼职车祸后就没做了,但也经常去面馆吃面,给谭师傅打打下手,偶尔还自己做上两碗。

    不拿工钱,但也不用付伙食费。

    学习状态极佳,进步也是喜人。

    一个学期下来,方尘周鑫双双登顶,拿下年级前两名。

    这种进步速度的确有些诡异了,方尘思来想去,也只能归功于修炼有术,记忆力,反应力大幅提升了。

    如今还能和他们俩没事儿聊两句的,也就体育课上遇见的李鹏,这家伙的身体,是一天比一天壮实了。

    拿了年级第一,方尘也未松懈,因为以他现在的分数还不足以上川大。

    但用功也是分时候的,期末考试一结束,他就请了假,反正后面几天也就是讲讲卷子。

    毕竟他还打算前往那个山市,修真者的集会,他还是有些好奇的。

    既然是去集市,自然得有所准备,师傅交代过,山市之中可聚而论道也可各出宝贝,以物易物。

    他接触到的能与修真挂钩的外物,只有那青冥炉,香囊还有那棵有了灵气的枣树,他也就只能摘点枣儿带上了。

    说来神异,这枣不仅酸,还能生长如此之久,入冬不掉。

    那自然也都便宜他了,蛇并未因为方尘将它独自留在此地数月之久而疏远,依然是平和温顺的紧,方尘对这家伙也是更加珍惜。

    新得的百十颗酸枣不凡,说不得也能够成为此次山市以物易物的筹码。

    准备妥当,便坐车前往天柱山,来前他也做了一番功课:

    天柱山位于皖省西南的潜山县境内,这里山清水秀,素以“峰雄洞幽、松奇石怪”而著称,是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秀美、奇险而且充满乐趣,一般人可以登上山巅遥赏天柱峰、走走惊险的青龙背,或是去看险关古寨、去神秘谷一探究竟,还可以俯瞰美丽的炼丹湖,而天柱山云海也是一大绝美胜景。

    而作为修真者,所能见到的想必更加神异。神话传说中天柱山因形似“擎天柱”而得名。

    天柱山位于麦积区东0公里的元龙镇井儿村,距女娲炼石补天所在地——花石崖约10里。

    传说远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战火纷争,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顿时天塌地陷,洪水不息,恶兽横行,女娲在花石崖炼石补天,又斩巨鳌的四足做天柱,天柱山就是巨鳌的其中一足。虽不可尽信,却无疑是彰显出仙家气韵。

    而世人眼中的山市,多被理解为海市蜃楼。偶有人看见,近前却又难觅其踪。比如说奂山山市,其规模宏大,也是少有的被世人发现的山市。

    更是因为奂山山市有兵家孙氏主持,每六年才开一次,所以也是少有的修真盛事。

    与奂山不同,天柱虽是有名的仙山福地,却是无主之物,是各大宗府专门留给辈、散修的论道之地,山市的品次孜然有所区别。

    路途不远,三四百公里,方尘坐的是长途的大巴,花了八九个时。上午出发,到地方也就是夜里。

    在山脚下的旅馆里歇歇脚,便已经发现了“同类”。

    方尘在这间旅店里感知到的,有四名修士,一个耄耋老者带着个十六七岁的女娃,应该是爷孙。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还有一个身着运动服,背着旅行包青年。

    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在这里没有限制,彼此之间没有刻意亲近,却也有着不同于陌生人的熟稔,点头微笑也便足够。

    他喜欢这种感觉。

    那个青年与他同龄,二人没有刻意的套近乎,很自然地就熟络起来,和他与庄泽熟悉的过程很像。

    或许还要更快一些,因为已经知道了彼此是同类。

    青年叫孙继远,方尘三个月,初步接触下来,不是个闹腾的人,也算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修真的年轻人都是这个性子,要真是那样的话,方尘也许能跟很多人都处得来。

    他是提前了一天到的,晚上与孙继远聊了一会,对山市了解的也更详细了不少。

    这种型山市,一般也会持续一周左右,若是奂山山市那一个档次,基本就要一个月了。

    第二天一早,二人也是结伴上山,都不着急,孙继远带着方尘缓步走在天柱山道上。像个导游一般,替他细数天柱美景:

    从南大门徒步登山,先是一段景色不多的路,然后是巨石错落形成各种山洞的神秘谷,接着去观飞来峰、天柱峰等。

    其实天柱峰就是阵法核心所在,在世人眼中的天柱峰是天柱山的最高峰,海拔约14八八米。

    对俗夫来说天柱峰无法攀登,只能从远处观赏,不过全年约有一半时间都隐没在云雾里,能否看到得看运气,对修士来说却是不然。

    走过“渡仙桥”可登上天池峰顶,这里是观赏天柱峰的最佳位置,天气晴朗时这里视野宽阔,还是观日出、云海、晚霞的最佳地点。

    观飞来峰、天柱峰之后,因为时间充裕,两人又接着赏蓬莱峰、下拜岳台,然后经搁笔台、仙人洞到青龙背。

    青龙背是山上一巨大的狭长山脊,行走在上面惊险刺激,走到头是一处三面绝壁的观景台,名“万景台”。

    站在万景台观景,天晴时四处景色绝美,而云雾弥漫时犹如腾云驾雾。

    位于山腰的炼丹湖是天柱山的另一处胜景,尤其从山上俯瞰此湖美不胜言。

    当然,天柱的奇景、险景远不止于此,但赏过这些基本已是不算白来天柱一番。

    因为有其他事要做,考虑到省时省力,也就就此止步。

    然后直上天柱峰,常人无法涉足之处,于修士而言,不过是破一个阵法的事,自有栈道接渡。

    经天柱峰,直入内山,俨然又一番景象。

    一条主道蜿蜒而上,直通山门大殿,殿前广场庞大,足以容纳千人。

    场中有一三足青铜宝鼎坐镇,高九尺有余,敦实厚重。

    其上立着三炷长香,粗如象腿,高接行云。

    “等这三炷香烧完,此次山市也便是结束了。”孙继远经过一番交谈,已是知道方尘修行日浅,诸般常识还不清楚,便一路从旁解惑。

    修真问道,结缘向善,行事并没有什么目的,亦不需要诸多理由,这也是方尘喜欢这个世界的原因。

    殿后,有精舍连片,以供休憩。舍前挂有木牌,其上编号,取下,便代表此屋有客。

    方尘随手取下一块,上面刻着:

    北院

    地字丙辰

    孙继远取了隔壁一块,见方尘盯着木牌上的字微微皱眉,便知他不解,微笑解惑:“天柱山内,有精舍七百二十间,分东南西北四院,每院以天地人三才分号,序以天干地支,如此方井然无误。”

    方尘听完,这才明白,冲对方微笑致谢,各自进屋。

    屋内只有一张木榻,一几一凳,干净明亮。

    放下背包,只带上蛇,便出了门。至于安全问题倒是不需多虑,这屋舍连片,自成阵法,若是没有对应木牌,强闯是很难做到的。

    何况,谁又敢在此地胡来呢?

    二人同行,返至殿前广场,已有不少摊立起,与外界,倒是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售卖的东西奇异了些。

    大多以灵药为主,还有各种奇怪的灵材,方尘未曾见过,孙继远似乎是习以为常。

    至于一些低级的丹药,符篆,也是有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