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渊渊 > 第二十二章 高考前后

第二十二章 高考前后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

    ……

    日子过得很快,最后几天,老师基本不再上课,每天都是自习。

    大多数人也都放下了学习,成绩不错的,很放松,成绩不行的,更放松。

    平时看着很闷的家伙,也都活跃起来,甚至还有在这最后几天牵手成功的。

    对于信息高度发展下的毕业生来说,基本没有即将别离的伤感,有的只是对未来的憧憬或迷茫……

    6月5号上午,第二节课,班主任到班上给大家发放准考证。

    威胁了他们很久的高考,真的就在眼前了。

    凤阳县共设凤阳中学和凤阳二中2个考点,133个考场。其中,凤阳中学为72个理工类考场;凤阳二中为61个为文史类考场。

    讲台上,陈老师喊一个名字,就是一个学生上去领准考证,同时还会念出这个学生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教室里无比安静,大家都竖着耳朵听老师念名字。

    陈老师念道:

    “于磊!考试地点,县一中,3考场,5号。”

    “黄成!县一中,11考场,1号。”

    “周彤!县一中,1考场,15号。”

    ……

    听到自己是1号,黄成的脸立刻就苦了。

    周彤在跟人研究半天后,发现自己可能是第一排,也蔫了。

    大家没什么别的想法,也没有做小抄的打算,但还是都不愿意坐第一排,因为第一排正对着监考老师,太过显眼,容易让人紧张。

    名单念了大半,不少学生都用心记着同班同学的考场和座位号,期待自己前后左右出现个熟人,就算用不上,只是挨着也能安心些。

    “罗轻雪!县一中,6考场,21号。”

    “周鑫!县一中,5考场,3号。”

    随着周鑫考场号的公布,同在五号考场的班级同学一阵欢呼,但很快平静,其余同学有些失落的同时,又在暗暗期待着方尘的考场与自己一样。

    陈老师继续念着:“方尘!县一中,6考场,6号。”

    分配考场的名单念完了,全班五十一个人,基本每个考场都有那么两三个熟人。

    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蛇形图,上下八个点各标了一个数字,说:“每个考场是30人,从门口第一桌算起,七七八八排布,大家看明白了吗?”

    陈老师在讲台上继续说道:“还有明天最后一天,大家有什么问题抓紧问。明天的晚自习大家自愿,想上的上,不想上的也可以回去好好调整。”

    “考试前,大家一定要抽时间提前到自己的考场看一眼,熟悉一下路线和环境,别到时候找不到考场。”

    可能因为是最后一次训话,陈老师例外的多说了几句。

    “你们这一届基础比以往都好,考试的时候放轻松,题目比你们平时做的模拟题要简单,我们要诚信考试,考出风格,考出水平,最后,祝大家金榜提名!”

    教室里掌声雷动,不少感性的女孩眼圈都红了。

    6月6日,高考前一天,下午学校放假,给大家时间去看考场,周鑫约好了和方尘一起。没有多少紧张的情绪,只有一种激动与期待。

    高考期间,西长安街凤阳中学段和老人桥南路凤阳二中段进行了必要的交通管制,不过方尘是步行,也就半个小时路程,早上九点才开考,时间很充裕。

    上午八点,第一遍铃响,考点大门打开,考生进入考点,等了一会,才检查进入考场。

    第一科,考语文。

    这是方尘看得最少的一科,但却是他最自信的一科。

    在考场里坐了一会儿,罗轻雪到了。

    两人像其他互相不认识的考生一样,没有任何交流,没说一句话,罗轻雪甚至都没看方尘一眼,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考前20分钟左右,第二遍铃响,广播开始播放《考试规则》,一个监考老师开始拆装着试卷的档案袋,然后分发答题纸。另一个监考老师挨张桌子检查考生的准考证,身份证,看看准考证和身份证上的照片,再看看考生的脸。

    考前5分钟,开始分发试卷,监考老师高声提醒考生在考卷的指定区域填写考生姓名和考号,同时提醒考生响铃前不要答题。

    方尘也不着急,慢慢地浏览着语文试卷。

    小阅读一篇,三道选择,理解起来并不难,有点咬文嚼字,但也就是花时间的事。

    大阅读两篇,一个是性文本阅读,一个是实用性文本阅读。

    文言文,诗词鉴赏,古诗文默写,之后是选择题,成语使用、找语病、关联词

    铃响!

    考生一一动笔,方尘没理会,继续看,这是他的答题习惯,全部看完,才动笔。

    一直看到作文,五六个摘自不同典籍的句子,大体有关君子、学习、品德。

    没有深思,心里有个印象就好,一边答题,一边沉淀。

    他也开始动笔,非常顺利,只有个别分析作者思想的题拿不太准。

    这也正常,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也不敢说理解的就和作者的想法一样,所谓的标准答案,也就那么回事儿。

    笔走龙蛇,很快便答到作文。

    作文题选择以古文切入,那就正适合方尘发挥,这么多年他看的都是这些东西,就是有些教语文的老师,在这方面也未必比他更熟悉。

    瞧了一眼挂在考场正前方墙面上的时钟,才刚到十点钟,似乎答题稍快了些。

    还好,他的字,一向都不错,字体稍显圆润,笔锋不重,行云流水,便是稍快了些,也还算可圈可点。

    看着这几句古文,仔细品味其中的联系。

    思考了十多分钟,终于落笔。

    文思泉涌,腾蛟起凤,不过四十多分钟,他就写足了近千字的四六。

    骈文显风采,就题目而言,体现君子习以修德,学而养性,再合适不过。

    他心里也很满意。距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他自然不会提前交卷。平静的坐在考场里从头到尾把卷子又检查了一遍,直到交卷铃响。

    中午回家吃过饭,就抓紧时间睡了一觉,下午他来的同样给挺早,静静地坐在考场里等待着数学试卷。

    试卷发下来,很快的过了一遍,从第一题看到最后一题,什么区间,周期函数,三角函数,反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导数

    都是反复训练过的,他不是那种能考清北的人,智商问题还是其次,主要还是环境。

    这张数学试卷,他考的前所未有的好!甚至,他心里隐隐觉得,是不是高中唯一一次满分数学要出现了

    第二天的理综,他发挥的还算正常,估计拿个两百五六,应该不成问题。

    下午的英语有些小意外,听力考试的时候,教室里咳嗽声不断。

    本来英语就是他的短板,只有听力和口语好一些。

    擅长的地方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估计这次,最多也就是个及格分了。

    当天下午五点,交卷铃声敲响,被高考压了三年的学子们真正卸了一股劲儿。

    试卷收上去之后,还得在考场里等监考老师把试卷汇总后才能离开。

    这两天一直静的可怕的考场,在等待时,变得活络起来。

    相熟的人,三五扎堆,一块儿闲聊,多数都已计划好一会儿结束后去哪儿放松。甚至有的人连接下来几天的活动都安排好了

    方尘左边座位的那个考生收拾好东西,去找朋友聊天,然后罗轻雪坐了过来。

    “考得怎么样?”她问。

    方尘愣了一下,然后礼貌笑一下:“还行。”

    “打算报什么大学呢?”她又追问。

    方尘没再回答,只是摇了摇头。

    “也对,才刚高考完,而且可能对你来说,选大学不用那么着急”

    方尘无奈的笑了一下,他以前都没发现,她其实挺健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