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旅明 > 第226节 善后杂谈

第226节 善后杂谈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逝者已去,生者还在一刻不停地忙碌。

    灾后重建是第一时间开始的,而排在所有工作之前的头号任务则是疏浚河道。

    由于暴雨和山洪的肆虐,如今整个台南平原已是一片浅泽,到处都是连片的水洼,有些已经连成了临时湖泊。而大批工人在台风过后的第一时间,就提着工具开始了清理水泽的行动。

    水泽会引来蚊子,有蚊子,就会出现疟疾。所以挖渠引水,修补河道就成了当下第一要务。而原本在台江里忙碌,体积一点的“海底捞”二号船,也紧急出动,从新港溪下游开始上溯,沿途清理那些随山洪而来的巨石和泥沙。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治标不治本。改变一个地区旱涝环境的唯一办法,就是筑坝。

    台南历史上直到日据时期,才会由日本工程师八田与一设计建造了“嘉南大圳”系列水利工程。而这个系列里最核心的一处是乌头山水库。

    整个工程完工后,嘉南平原由原本的5000公顷水田增加为15万公顷。灌溉区域涵盖了云林、嘉义、台南三县,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水利系统。

    水利工程就是这么诱人。一旦穿越势力也搞出这样的工程,那么15万公顷,也就是00多万亩的稻米田,能养活多少移民?

    然而这没什么卵用。

    历史上日本人是从190年开始,引进大型土木用的蒸气动力机械,包括铲土机,压力喷水机,砂石运输车在这个基础上,花费七年时间,才完成一条长达07八米贯穿乌山岭连接曾文溪的引水隧道。

    而穿越众现在的工业实力是很畸形的:看似高精尖都有,但是规模普遍很整个工业体系还远远达不到日本人当年的规模,所以修建大坝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在新港溪上游修几座水库应急,至于曾文溪上游那几座大水库,现在的穿越众委实是力有未逮。

    所谓破坏比建设容易一万倍。

    在重建期间,上万名临时清道夫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清淤运动。直到5天后,才将周边的淤水和泥浆收拾干净。

    初步恢复正常秩序以后,虽说大批工人开始返厂,但是接下来的减灾工作依旧繁忙。

    好得一点是,现如今的穿越势力已经不像刚开张时那样缺人了。自从和福州的熊老大勾搭成奸以后,某势力这段时间通过福州站居中运作,在官府方面默认的情况下,大肆往台南这边运作移民,效果相当不错。

    原本的历史上,16八年福建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就这样忽悠了灾民数万人赴台。事实上福建根本没有那么多头牛,到头来就是发了点银子完事。

    而大员这边招人的路数和老郑是不一样的。大员这里没有银子和牛,但是大员有干净漂亮的经适房,有丰富的食物,有堪称神效的医疗,有充足的工作机会任何饥民都可以在这里获得一个安稳发展的空间。

    {}/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谁。要知道,穿越众初次跨过台江的时候,对岸还是一片遍地野草和蚊子的蛮荒之地设计师当初是按照一个美国西部镇的规模来规划这片土地的,所以道路自然宽不到哪里去。

    大员人民不久后就会变为“帝国人民”的这些移民们,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晚上下班后,去赤崁大道逛街和s。

    夜晚的赤崁大道就像后世的步行街一样,沿街布满了明亮的路灯,官办的各式店铺和烧烤摊,大批人群就在这里徜徉。

    通常来说,在大道上最拉风的,是那些带着女友的牛逼人物能从纺织厂和火帽厂勾引出数量稀少的女孩逛街,哪怕勾引到的是一个倭女,这种人同样属于牛逼货色。

    至于那些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老实巴交,还没有适应穿越众这种奔放的管理风格的丝们,也只能咽着口水眼巴巴看着拱白菜的猪们掏出工分票请女孩吃烤石斑鱼。然而他们除了诅咒几句这厮明日就要破产啃大饼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敢惹事的都被抓去伐木了。

    想在赤崁大道上开一家店可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穿越众现在的商业结构,本质上并不是自由贸易,而是管控极为严格的统购统销模式。

    所有穿越众治下的子民,就性质上讲,他们和当年的国企工人是有点像的:工作和生活都由上层安排,这些人的选择权并不多。

    而穿越众现在的商业模式也是很独特的:窑区基地的工业品,出了列在出口名单上那些行销全球的高性价比货物之外,其余的日用品生产数量并不多,数量刚好够本地人消费就可以。

    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兼顾了商品出口创汇和本地工业的发展。但是坏处也有:私营经济暂时被打压了。

    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明国富商打算来赤崁大街买间官办铺子开杂货铺,那么他将会发现没有本地货可以进所有杂货都是直接分配到各处官办商店里的,没有他的份额。而像煤油灯这种俏货,他同样进不到货,因为那都是给诸如荷兰人这种大势力准备的。

    没办法,在17世纪这种极端缓慢的社会环境下,穿越众无法大批量弄到各类工业原料,所以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渡过颈期。

    当然了,随着浙江和福建这边的局面慢慢打开,随着大员船厂源源不断的大吨位货船的出厂,这种紧巴巴的统购统销局面,很快就会被窑区生产海量的商品所瓦解。到那个时候,怕是穿越众要跨海去绑一些豪商来大员搞活经济了。

    /br

    /br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