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端白兰在花婆家住了两宿,顷听了花婆许多劝说,郁闷的心情惭惭得到安慰。第三天吃罢早饭,花婆说出去买点粮食和蔬菜,端白兰也要跟着去,于是两人高高兴兴出了门。路上,端白兰兴致勃勃地讲起库房院遭到日本人搜查的经过。花婆问道:“日本人为啥要捜查他袁家啊?”
端白兰:“这……我也不知道。”
花婆感觉白兰没有说实话,也不便多问。
“无量天尊!”只见前边几米处一条弄堂街口有个年轻道士手摇法铃,高声唱道:“看手相,观面色,预知人生祸福的来!”
花婆注意到端白兰盯着那个道士,便问道:“兰兰,你想测测字吗?”
“嗯!”端白兰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点下头。
她俩来到道士跟前,花婆:“先生,测字多少钱呀?”
道士:“测不对分文不取,测对了看着给,半文不少,两块不多!”
花婆指下白兰,说:“那你给她测测看。”
道士:“花婆,我们是老街坊了,不瞒你说,你算是来对了,今天我师傅来于我,请他法眼一测便准!”在年轻道士指引下,他们进入弄堂走不远,进入一间屋内,但见正面红木屏风上一幅书法写着:结庐在仙境。条案上香烟袅袅,并无一人,很静。
花婆:“你师傅呢?”
只听屏风后边的人宏亮地说:“有缘到柴门!”
年轻道士:“二位请坐!”
花婆:“嗯,老先生你不出来见人怎么能测字呢?”
那人说:“天机不可泄露。此女官绅豪门出身,只是命途多舛,婚姻不幸,会累及将来。端这个字,立在山之左,而在下又惧山高。袁这个字,一口土而已(衣),口水浸化,必当摧之。可是端女性情执拗,人走一根筋,此乃天命,不要被人利用借刀杀人。”
花婆懵懵懂懂地听着。端白兰早听的惊呆了,不禁脱口冒出一句:“你是谁?”
那人说:“人在旅途,贵在忏悔,会有人帮助你,你有你的办法,一旦觉悟之后,定会高瞻远瞩,你自已看着办吧。我要休息了!”
花婆小声问白兰:“他测得准吗?”
端白兰:“老师傅这是两块大洋放桌上了!”
屏风后边那人没了声音。年轻道士说:“走吧,师傅不会理你们了。”
离开这里,端白兰对测字人的一翻话弄得心惊肉跳,无论如何也猜想不出那人怎么知道了她的事情,但有一点觉得那人并无恶意,反而暗示她路该往哪里走……她没有了兴奋劲儿,陪着花婆买好粮食蔬菜返回家中,吃罢午饭便说要回袁家,花婆不便强留,她坐上黄包车,心事重重地回了库房院。
有歌词为证:《异乡人》
人在异乡恋故乡,
逐波奔走追痴想。
男儿女儿论孝顺,
人前人后说荒唐。
屈尊下嫁了心愿,
岂知反顾一黄梁。
沙场觉醒墙一道,
只留故事话短长!
库房院。此时沈五蹲在库房门前磨着柳叶刀,听见“哒哒”的皮鞋声,抬头见端白兰进来后院,忙笑脸大声迎道:“少奶奶回来了,你好啊!”
端白兰:“磨刀哪!”
沈五:“少爷正想去接少奶奶呢!”
“我这不是回来了。”端白兰笑着朝自已房间走去。
在屋里镜子前梳头、抹头油的袁怀听见外边端白兰的声音,立刻开了门,端白兰已经站在面前,他急急地笑着说:“你可回来了!”
端白兰:“有消息了?”
袁怀:“老爷子捎话让我们赶快去鲁西那一趟,看来那事办妥了。”
端白兰:“这次不再节外生枝了吧?”
袁怀:“看你说得,这次是鲁西请我们去,老爷子已经头前去他那儿了。”
端白兰:“那我们走!”她扭身要走,被袁怀拉住了说:“等一下!”
端白兰:“干吗?”
袁怀:“你就这样去呀?”
端白兰:“啊,怎么啦?”
袁怀:“你是有身份的袁家少奶奶,去洋人商行不是去贫民街,说什么也得捣饬捣饬再去啊!”
端白兰“噗嗤”一笑说:“管不了那么多讲究,走吧!”她拉上袁怀就走。屋外,袁怀锁好屋门。 如果说端白兰此前对袁家多多少少保持着戒心,现在她的疑虑松动了不少,暗暗为自已当初的选择坚定起来。他们雇了辆黄包车飞快地来到英租界鲁西的贸易商行,付了车钱,直奔经理室。
袁福已经在这里了。今天鲁西穿一身淡灰色礼服,烫熨的笔挺板平,身体象一根粗木头;两只蓝眼睛温和地掩饰着锋芒,鹰勾大鼻子下那片八字胡修剪的平齐。
鲁西:“我们又见面了,两位请坐!”
端白兰紧挨着袁怀坐在双人沙发里。
鲁西:“敝人办事讲效率,不兜圈了,今天请各位来就是谈谈顾刺客的事,只要你们同意了我就……”
袁怀迫不急待地说:“你得让我们先见见他啊!”
鲁西:“好啊,就是让你们来见见他。(他打个响指)出来吧,见见客人!”
只见从里间门里出来个象是半截木桶样的人,光头上顶着一撮黑发,两只小眼睛赛绿豆大,轱辘辘乱转;一张大嘴几乎裂到脸上,厚嘴唇向外翻翻着,黄板牙参差不齐地露在外边,看不出下巴长在什么地方,那模样活脱脱一个巡山小鬼。他垂手站在当地儿,“嘿嘿”干笑着,声音象夜猫子在哭。
端白兰早吓了一跳,心突得一紧,肚里的小宝宝也是乱动不止,脱口问道:“你,你是人是鬼?” 其实袁氏父子同样被吓得够呛,倒噎着气直楞楞地盯着眼前人。
“各位不必这样嘛!”鲁西说:“他叫一郎,日本人。”
端白兰急道:“又是日本人,你就找不到别人了!”
鲁西:“你听我说,一郎和龟田那拨人不一样,他是独闯江湖的浪人,专干黑手卖买,我可是花高价让青帮老大介绍过来的!”说罢,他向一郎拱拱嘴。
只见一郎臂膀一动,一支黑亮的枪出现在手中,滴溜溜转几圈,不屑地“哏哏”笑着。鲁西一脸得意之态,说:“各位请看那画上的挂线!”
几个人顺着鲁西手指的方向一看,“啪!”枪响了,那幅美女油画框“哗啦”脱落地上。等他们再去看一郎,一郎早已象只鸭子似地回套间去了。
鲁西轻蔑地说:“虽然贵国武功高强的人很多,充其量不过是拳打脚踢,哪有这玩艺来的快!那些刀枪不入的人不过是天方夜谈,呵呵呵……”
袁福、袁怀、端白兰听着这话刺耳,也不好反驳,尴尬地陪坐着。
鲁西:“怎么样,此次替少夫人杀了史静仙,圆满了心愿,那金项圈的事……”
袁福:“没说得,我袁某一口涶沫一个钉,说话算数!不过……”
鲁西:“爽快!账单一分不少打进你的帐户上,你收钱,我接货,两清,谁也不欠谁的!”他见端白兰脸色无动于衷,接着问道:“少夫人意下如何?”
端白兰一语双关地说:“我只等结果,不看过程。”
鲁西轻视一笑说:“我与袁老爷子供事多年,他是清楚的,信守承诺是我一贯的经商之道!”
袁福耽心把事又搞砸了,说:“好了,就这么定了,告辞!”
端白兰却实不放心,她想:自已单骑走上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善良和丑恶,远的不说,她亲眼见到鲁西和龟田轧死盲人老汉那一幕,就让深恶痛绝,因此她心存疑虑,还是不太相信鲁西,看看事态发展是否是真的。
前文说过,由于龟田正雄不认识史静仙,无法密派刺客干掉史静仙,鲁西和龟田两人琢磨来商量去,借史静仙演出机会与龟田合影留照,龟田再把照片给了一郎,让他秘密去找鲁西。当夜,鲁西让一郎演习一翻,刚才枪打画框线那一幕就是他们玩的小把戏。那么,鲁西与龟田为什么爽快地接受袁家以出卖金项圈为代价去刺杀史静仙呢?这事在他们看来并重要,主要因为史静仙是革命党人,经常演出新派话剧,搧动民众反对野蛮的不平等条约,反对外国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残害百姓,尤其是鼓舞民众抵抗日本人的暴虐。因此,他们早就想除掉史静仙。
需要说明的是:鲁西为啥还要给新剧社义捐呢?这正是鲁西狡猾的嘴脸,他经常以开明的外商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慷慨陈词,同情国民,支持民国临时,以便赢得各界好感,生意上赚得盆满钵满;私下里勾结着各路列强专门反对革命党和进步人士。他从袁福嘴里知道了金项圈,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然而却是计计落空,所以他只得借刀杀人,让龟田正雄在日租界干掉史静仙,自已不粘一点血腥。
回文再说史静仙演完最后一场《秋瑾》,接下来就去各地巡演了。鲁西等人根本不知道这档子事,当他和一郎接上头,从心里着实嘲笑龟田弄来个小人鬼儿,便想试试一郎的真本事,带他去青帮的练武场一试身手。遭到青帮众人的一阵戏笑。一郎脸上挂不住,跳着脚要求和人决斗,他果然身手不凡,连败两人。这下青帮人知道遇上了世外高人,要求斗枪法,岂知玩枪正是一郎的看家本事,一场下来险些要了青帮斗枪人的命。鲁西暗暗高兴,心想这一单赌注压的好,美酒佳肴奖赏了一郎后,便密派一郎到新剧社广场蹲守史静仙,左等不来,右等不见人影,等了一天一夜,他打听路边卖小吃的人,当得知新剧社昨天到外地去了。他气得一跺脚就去找鲁西说事。
鲁西见一郎回来了,压着喜乐的心情问道:“得手啦?”
一郎没好气地说:“飞了!”
鲁西:“飞了?”
一郎:“戏班子外出巡演去了。”
鲁西:“上哪了?”
一郎:“不知道,据说离开了上海!”
鲁西:“啊!”他立马懵了,象泄了气的皮球,蔫了。
一郎:“还干不干?”
鲁西:“她跑不远,打听打听再说?”
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