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几天过去了,袁家人时刻惦记着鲁西那边的情况进展,关注着报纸上有什么史静仙的消息,似乎把先前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忘了个干净。又是一个大热天,闷热的很。库房院的人们各尽其职,分坐在前后院的荫凉下,这样即遵守了职责又图个凉快。今天的巡院人又轮到了沈五,他前院转到后院,后院又巡到前院,遛遛哒哒,逢人便插科打浑地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倒也逍遥自在。下午,端白兰拿把扇子独自坐在后院的树荫下乘凉,一阵哨音引的她抬头看着那蓝天白云下飞翔的鸽子。
“少奶奶纳凉啊!”沈五转到后院来了。
端白兰:“你也歇会吧,大白天的,没事。”
沈五:“没事就好。(厨房那边传来“当当当”的剁菜声)哈,老张这是又让吃包子啦!”他笑着走了过去。
端白兰似乎嗅到了肉香味,连肚中的小宝贝也高兴地动了几下。心情好,食欲长。她一时高兴起身去了厨房。但她根本不会想到有人时时刻刻注意着自已的一举一动。
沈五窃视着端白兰走进厨房,他转身就去找袁怀。袁怀还在午睡,听见轻轻毃门声,没好气地说:“进来!”
沈五进来:“少爷。”
袁怀:“说!”
沈五:“少奶奶又去厨房了……”
袁怀:“知道了!”他摆摆手,示意沈五退去。
端白兰进了厨房见张亮剁的肉馅足有十斤重,笑道:“这么多肉馅啊!”
张亮:“嗯,少爷说大家辛苦了,多弄些肉馅犒劳犒劳兄弟们。少奶奶,听说那事谈妥了,是吗?”
端白兰:“他跟你说了?”
张亮停下手中刀,说:“你稍等,我这就给你去拿!”
端白兰:“不急不急,现在还不需要!”
张亮看看门口,又拿起菜刀边剁馅边说:“少奶奶,我一厨子不该多嘴,但我看出来那件东西是你的心爱之物,不愿意送人,(他眼光又瞅瞅门口,压低声音说:)我知道从他们手中弄出去的玩艺一旦流入到海外就要翻几十倍、甚至千百倍的价钱……(他关注着端白兰没有不悦的脸色,在认真听着,继续说:)库房院的人,不,整个上海滩都知道袁家向海外倒腾古玩,挣昧心钱……”
——此时,袁怀已在厨房外的窗户下偷听,因为有剁肉馅的声音,他什么也听不清楚。
端白兰不爱听了,说:“张师傅你怎么能这样说!”
张亮:“少奶奶息怒,大概你是知道花、袁两家为啥事结的梁子吧?”
端白兰:“花奶奶说过。”
张亮:“袁老爷为啥事被罢了官,我想你也早就知道了。”
端白兰:“你想说什么呀!”
张亮狠狠地剁着肉馅说:“他们勾结洋人,祸国殃民的事干的多了去了……”
端白兰更不爱听了,温怒地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别以为你救过我的命你就可以随便瞎说,你就是个奴才!”
张亮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女人就是和气的东家少奶奶,他慢慢地剁着肉馅没有再说下面的话。
端白兰:“我的事与他们那些破事不一样!”
张亮诚肯认真地说:“少奶奶,金项圈与你是一命相连,谁也离不开谁,你可要想好了呀!”说完他狠劲儿地剁着肉馅,“当当当……”地不理端白兰了。
端白兰转身就走了。张亮暗道:“这人呐,要是一根筋了他不撞墙就不能回头!”
——窗外的墙跟下,厨房内的剁肉馅声山响,袁怀闪身躲在花树丛中盯视着端白兰走在廊道上的背影,见她又去坐在院中树荫下的竹制躺椅上。
端白兰呼嗒呼嗒搧着扇子,她对张亮一改往日恭维的表现很不愉快,若不是张亮救过她,她当场就震怒了。但是张亮那句“金项圈与你一命相连,谁也离不开谁,”让她感觉出还是说对了。此时,院里的伙计们三三两两地路过这里径直朝客厅走去,没有一个人跟她说话。端白兰奇怪地暗道:“今天是咋的啦,人人都变了个嘴脸似的!”
忽然厨房那边传来沈五的喊声:“张师傅,少爷在客厅叫你去!”
厨房内张亮的声音:“知道了!”
客厅内很静。袁怀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摆放的两摞厚厚的金圆卷。八九个护院人围站左右。张亮用围裙擦着手进来,见这阵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镇静地问道:“少爷叫我?”
袁怀温和地说:“你来库房院几年了?”
张亮疑惑地说:“两年多了。”
“呵呵。”袁怀笑着说:“瞧我这记性,把这茬忘了个干净。这两年咱们处得象亲兄弟一样,你抛家舍业的在这里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干得不错。”
张亮:“我应该的,如不是当年袁老爷收留我,给我钱去葬父,我哪有今天。”
袁怀:“不提那些事了。你知道咱这库房院在日租界,老宅子又在英租界,别说给青红帮交的保护费了,如今就是各种税钱就开支不少,实在撑不去了,老爷子发话说裁减人员……”
张亮立刻明白了,说:“少爷我还有半年才到期,为啥现在赶我走?”
袁怀:“画店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难呐!这两年你有家不能回,拖累了你,这点钱是老爷子犒赏你的,拿去吧!”
张亮:“这我可粘大光了,谢谢你们!”
“慢着!”端白兰突然进来:“你为什么要辞退他?”
袁怀:“这不关你的事!”
端白兰:“你放他走了换个新厨子来难道就不给工钱了?再说厨艺还不如他咋办?哪个划算?”
袁怀没有马上回答,暗忖道:看来老爷子说得没错,他们之间一定有猫腻!于是便诱惑地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端白兰:“两边院里都紧紧手,不差那一点钱,再说张师傅还救过我的命,咱不能忘恩负义!”
袁怀一拍脑门,说:“行啊,就听夫人的!”
沈五讨好地说:“少爷真是个大善人,开明!今天咱们又能吃上肉包子了!”
“肉包子也都不是好吃的!”袁怀斜楞了沈五一眼,接着说:“现在是非常时期,都机灵着点,别动什么歪心眼,不然我随时让他滚蛋!好啦,该干嘛都干嘛去吧!”
众人离去。
端白兰回到屋里,拉开窗帘,外面没一丝风,树的枝叶不动不摇。她摇着手中扇子,望着窗外,琢磨刚才发生的情况,隐隐觉得辞退张亮之事并不是那么简单,似乎是专门冲着自己来的……难道是张亮藏匿金项圈的事露馅了?还是自己做错什么引起了他们的怀疑?袁怀轻轻走到她跟前,象没事一样平静地问:“你想什么呢?”
端白兰依旧摇着扇,望着窗外。袁怀不急于让她回答,找话说:“天太热,我们到江边走走好吗?”
端白兰扭头看着袁怀,说:“这几天是咋的了,热死狗!”
袁怀笑道:“热死狗?哦,热死狗热死狗,呵呵呵。”
端白兰:“不去遛弯了,累人。哎,你为啥要辞退他?”
袁怀料到对方要问这事,煞有介事地说:“你不知道,现在北平到处抓革命党人,洋鬼子们也跟着起哄。张亮他是红灯照的后人,他们中人都和革命党有瓜葛,万一查出我袁家有这种人可就残了,非弄个知情不报、窝藏包庇的杀头罪不可!”
“是为了这事啊!”端白兰放心了,如释负重地说。
袁怀:“先前看他老老实实地样子,没想到他竟有一身功夫,如果不是救了你性命,我一准让他滚蛋,往后你还是离他远点好,别让下人们说闲话!”
端白兰急了,吊楞起眉眼说:“谁嚼舌根子了,看我割了他舌头去!”
袁怀:“你别急嘛,看伤着我们的孩子!”
端白兰:“他们眼里还有没有主子?一群狗奴才!”
袁怀:“所以呀,主子就是主子奴才永远是奴才,主子对奴才始终要有距高临下的态势。虽然他救过你的命,但他奴才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再说他们革命党是不讲主奴之分的!”他避开端白兰的视线,看着一个地方,象是对白兰说又象是自语:“张亮知道库房院的事太多了……”
其实,端白兰最害怕的是她让张亮藏匿金项圈的事穿帮了,现在袁怀的话让她吃了定心丸,有惊无险。至于张亮是个什么样人,她才不屑顾及那些事,只要能保住金项圈并且达到最终目的,她就心安理得。于是她破颜一笑说:“这个家你作主儿,你说了算。”她说着走到梳妆桌旁,伸手撕下墙上月份牌的一张日期,回身摇着那张纸,说:“这都五六天了,还没有听到小人鬼的情况,他们哑巴了!”
袁怀:“于无声处听响雷,着什么急,好戏在后头哩!”
端白兰妩媚一笑,没言语,去躺在了床上。
有读者要问了:你瞎说的吧,清末民初有“月份牌”吗?问得好!清朝末年朝政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一八四三年上海被迫辟为国际通商口岸,欧美资本大量输入,资本商人为顷销商品借鉴和运用了中国民间年画中配有农历节气的“黄历”样式,去掉“黄历”将西方公历日期和商品印成广告,并随着出售商品时免费赠送顾客,广受欢迎。到清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日,率先由上海申报馆将洋人的月份牌样式改为华历二十四节气,并配有水墨山水人物花鸟画,月份牌由此蔚然成风,广传各地,众多华商纷纷效法印制。可以说,月份牌演变至今(台历,挂历等)也是一种极佳的实用广告宣传品。
闲言少叙。袁家人分分秒秒地盘算着金项圈一出手就可以捞到一大笔钱。而端白兰却是心急火燎地盼着听到刺杀史静仙的好消息。然而,人算的精,不如天算的准,算计只能得到一时的便宜,换来一世的骂名。他们的美梦再次成了泡影。鲁西得到史静仙外出巡演的消息,他花重金顾用青帮去探查史静仙的行踪,很快返回消息说新剧社驻地在距上海二十公里的老牛湾镇,事不亦迟,他即刻命令一郎动身去刺杀史静仙。
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