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愿传 > 第四章
    大烟又叫鸦片,罂粟,它是一种使人吸食后上瘾的毒品。用大烟枪吸食大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可以使人产生一种通体舒泰,飘飘欲仙,精神振奋,如神仙般的麻醉感觉。这种感觉是使人留恋的,是使人不能自拔的,是使人上瘾的。但这种感觉是暂时性的。人一旦停止吸食大烟,身体就会产生酸痛,难受,打哈气,流泪,生不如死的感觉。所以人一旦沾染上大烟瘾,是不容易忌掉的。如果长期喷云吐雾吸食大烟,身体就会逐渐消瘦,身体机能也就慢慢减退,大烟可以加速吸食者的死亡。

    此时的中国不是不知道鸦片对自身的侵害,但是自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带来的鸦片大比例的流入,全中国几千万人吸食,三日可以不吃饭,大烟是不能一天不吸的。在市面上,鸦片几乎是与黄金一般的硬通货。

    当然,白老的儿子之所以一声喊,能有烟枪鬼蜂拥而至,归根结底是因为本土种植的鸦片比进口的便宜三分之一,虽然口感不一定有印度的马蹄土醇厚,但是对于卖儿卖女卖媳妇的下里巴人来说,这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便宜才是王道,抽三天只用一天的钱,多活一天是一天。

    卸了货物的白老并没有立马进自家铺子,而是喜滋滋的取下旱烟袋,拿着刚从儿子褡裢袋里拿来的洋火柴,点燃美美抽了起来。

    “这些大烟鬼呀……”

    周持风在道观里学的《巫道坛》中的“巫药篇”中有过记载——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这从房间里隐隐飘出的香甜味道可以知晓,这就是典籍中所记载的“阿芙蓉”,止咳镇痛效果显著,但是用量一大如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白老伯,你这个大烟铺子是医馆吗?”周持风一脸好奇的咨询道。

    “哦……小神仙为什么这么说?”白老表情古怪的看着小道士,虽然知道周持风一直在山中潜修,但是还是难以控制听到这句话的情绪。

    “因为我观之您这个这里的客官都是重疾缠身之态,又兼之猛药入体,我师兄曾经说过,大城市里有杏林医馆,专为人行医治病,行善积德,所以我觉得白老您家开的应该是医馆。”小道士的正太脸上难得露出一丝严肃。

    “小神仙,您真是太抬举老朽了,行善积德算不上,您要说这是医馆也没错,这里专治那些犯了烟瘾的腌脏货。哈哈……”白老还是忍不住给一本正经的小道士逗笑了。

    “那真的太好了,老伯,我们这一派有很多医药、巫药的杏林手段,我之前也只是熟读典籍,还没有真正试过,我能在您这里当一个学徒吗?”小道士的眼中泛着欣喜,在青岛这个大城市安顿下来,自己起码有一技之长可以安身立命了。

    “小神仙,您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但是……”白老将旱烟袋磕掉烟丝,收了起来。

    “跟我进来看看吧……”说着白老拉着小道士的手就进了铺子。

    烟馆里乌烟瘴气,黑暗中的大堂里用砖头木架铺出一个个格子暖坑,坑上有一张矮茶几,上面的一盏盏煤油灯映着一些一张张枯槁蜡黄的脸颊。

    白老将小道士带到一个人前面,说道:“小神仙,你看看,这个人有什么病,能治不。”

    周持风也不含糊,将手搭在这人的脉搏上测了一下。

    “这人气血两亏,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应该辅以……”话音未落,白老又将小道士拉倒隔壁坑,指着同样躺着的一个客人。

    “这人麻烦小神仙您也看看。”

    周持风一脸疑惑地也给这个人把了把脉“气血两亏,伴有些……”白老同样没让他把说说玩,就这样连续让小道士看了七八个人的脉象。

    “小神仙,你现在说说,我这的病人需要治吗?”白老一脸玩味的向小道士揶揄道。

    “老伯,我觉得您这的病人最需要的去的应该是餐馆,是吃饱饭,身体上没有什么大碍,最严重的也就是有一些哮喘,没必要用阿芙蓉这种虎狼之药吧。”

    “小神仙,这世间有很多病人不是靠药石所能医治的,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人,洋人规定要你吃这个大烟,大清屁都没一个。现在北洋的三天两头要打仗,日本子德国鬼子来中国也要钱,这钱从哪里来,靠种地那几个子连他姥姥的人头税都不够,现在有几个人种地还能过的下日子的。全中国都在种大烟,吃的大米都是暹罗走海路来的,哪天要是日本子不开心了,不让我们走船了,我们就得拿大烟当饭吃咯。”

    “爸,你又在这说糊涂话了,这要是被人打小报告,咱们这店还不得给黑狗子抄家充公啊。”刚忙活完的白老儿子这时走来揶揄了一句,随即伸出手,看向周持风。“小兄弟,你好,我是白从文,很高兴认识你。”

    周持风虽然不懂这个伸手的礼节,但是很有礼貌的结了一个道家参见礼手印,对着白从文微微一鞠“白施主,我也很高兴认识您。”

    白从文也是个豁达的性子,不介意的收回了手,抱拳回了一礼“道长,有礼了。”

    白老伯挥挥手道:“别在这里墨迹了,我们去里屋吧。”几人穿过烟铺的招待区,到了这房子的后院,这里有个四合院,从外面居然看不出来这里内有乾坤。

    “老汉我本来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大小在四九城里长大,后来犯了事才跑来这青岛,建这四合院也算是我一老北平的一念想,让小神仙见笑了。”。

    周持风倒是觉得很新奇,格局虽然没有外面那些洋房平屋大,但是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瞒小神仙,这次请小神仙到我家落脚,老汉我也是带了点私心的。”白老伯犹犹豫豫的,在考虑怎么筹措词句。

    “白老伯,你我相见如故,但说无妨,小道能帮的上忙的一定会帮。”大小在山上生活的周持风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并不反感白老伯的有目的性接触。

    “小神仙,您屋里坐,老汉我将这棘手的事情向你慢慢道来。”

    几人到中屋坐下,白从文出去泡茶准备茶点,白老伯开始说出为什么极力邀请小道士道家中落脚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