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问道之天下武君 > 第四回.初入安平惹大祸

第四回.初入安平惹大祸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那晚,姬云昭与姬正瑜聊过后,姬云昭就独自一人去森林里散心。

    他是在众人睡着后才去的,以为只有他自己去散步,殊不知身后有个人一直在跟着他。

    姬云昭走了会,察觉到身后有些动静,就故意走进附近的一片密树林,然后突然加快脚步,找准了一个时机得以躲在了一棵大树的背后。

    那跟在姬云昭身后的人见他没了身影,就十分着急,也加快脚步走上前,可依旧没能看见姬云昭。

    然而,此时躲在大树背后的姬云昭却发现了那个一直跟着他的人。

    “铁野,原来是你一直在跟着我呀,”姬云昭从大树背后走了出来。

    那跟着他的人也就是铁野见姬云昭发现了自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就习惯性的挠挠头。

    “铁野,你跟着我干吗?”

    “云昭,我……我……我……”铁野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让他看得不舒服。

    “铁野你想说什么就说吧,不用顾忌什么。”

    铁野见姬云昭都这么说了,也就不再矫情,“云昭,你是不是喜欢襄仪?”

    姬云昭知道自己的发小铁野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着胡襄仪,为了不让他误会,斩钉截铁道:“我对襄仪只有只妹之情,绝无男女之爱。”

    “真得?”

    “当然是真得,铁野从小到大我可曾骗过你?”

    “没有”

    “那不就成了,”说着姬云昭拉铁野坐下聊天。

    铁野一开始听到姬云昭不喜欢胡襄仪,心里十分开心,但过了一会儿又耷拉着脸。

    “铁野,你又怎么?”

    “唉,就算你不喜欢襄仪,可襄仪却一直喜欢你,就算她不喜欢你,我这条件,襄仪也不会喜欢我的。”

    姬云昭看铁野这么自卑,就一直在安慰他。

    “铁野你这么老实,而且相貌堂堂,是很讨姑娘欢喜的,我相信时间久了,襄仪一定会发现你的好,加油不要放弃。”

    “嗯”

    两人聊了许久后,姬云昭见夜己深,便催促铁野去睡觉。

    “铁野,早点睡吧,明日我们还得早起前往安平县参军呢。”

    铁野点了下头就走回去睡觉了,至于姬云昭,铁野在走之前问他为什么不走,他说他还不困先读会书书再去睡觉。

    姬云昭说是说读一会儿就去睡,实则他一直苦读诗书一直读到了次日破晓。

    他简单地吃过早饭后,就和十数位村中其他前往参军的青壮男子一起前往安平县。

    在离别之前,村中众人在为他们送别,一众人等哭得与那生离死别一样,那十数位青壮男子都依依不舍的,尤其是铁野,他甚至还想留下。

    若非姬云昭看清楚情况,当即立断,让那些前来送行的人回去,否则恐怕到头来只有他一人前往安平县。

    十数人见家人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也就不再依依不舍,下定了决心要前往安平县参军,以求来日建立军功、锦衣归来。

    他们都是青壮男子,也都是从儿时开始打猎、耕田,脚步很快,而且走上数个时辰也不累。

    过了数个时辰,一众人等也就到了安平县。

    安平县位于雍国北境的云黎郡,那武苍铁骑已经攻下了北郡和那莽牛村所在的上昌郡,距离云黎郡也只隔了一个仅剩下三座城池的元林郡了。

    此时云黎郡郡守为了抵御武苍铁骑,故令每座城池修起了护城河与高高的城墙,安平县也不例外。

    姬云昭等人自小生活在莽牛村里,没见过世面,虽说数个月来的流浪之旅让他们见识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但还早头一次看到这么高大的城墙。

    一时间众人都看呆了,而姬云昭曾看到过有关那千古王都的书,在书中,他能感受到那繁华王都的宏大规模,因此对安平县这种规模的城池也没有多稀奇。

    姬云昭等他们惊讶完后就带着他们入城,在城门口处,有几名披甲持刃的士兵在检查出入安平县之人的行礼。

    毕竟这是战时,担心有敌军细作潜入,这种检查虽不能杜绝敌军细作的潜入,但也能遏止一些。

    姬云昭等人走了过去,按照规矩,他们被那几名士兵搜了一遍身后就放行了。

    进了城后,里面的热闹非凡和各种各样他们所没见过的东西把铁野他们深深地吸引住了。

    姬云昭见他们这般,向路人问了下时辰,得知已经午时了,担心到那安平县衙时招兵已经结束了,就催促他们快点走。

    “这些以后有的是机会可以看,我们快点走吧,小心我们赶不上招兵。”

    “哦”

    他们也知道事情的轻重,加快脚步地跟在姬云昭身后。

    当他们赶到安平县衙时,偌大的县衙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但好在那负责招兵的还有两名官吏没有走,不过那两名官吏都饿得趴在桌子上。

    姬云昭脚步故意放缓地走了过去,轻轻地敲了下桌子,生怕声音太大,惹得那两名官吏不高兴。他们是刚来的,尽量不要得罪人。

    那两名官吏见姬云昭来到他们这边,就知道他是来参军的,心中对他有些抱怨,因为上头吩咐过,每县要招四百士兵,他们已经招了将近四百个,若是姬云昭等人能早来,他们就可以早些去吃饭,也不用在这里挨饿了。

    不过他们看到姬云昭这般,心中的怨气淡了几分,也为了省些功夫,原本打算的刁难也没干,只是打开桌上那一本很厚的薄子,问了下姬云昭等人的名字、户籍后,就让他们在附近等会,下午在此集合领刀剑、盔甲。

    他们录了个名字后也都去吃饭,不过他们身上可没有银两,但好在临行前那莽牛村的人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十几个人蹲在官衙外啃馒头。

    大约过了半个刻钟,那些来参军的人们也都来到了官衙外,原本冷清的官衙此时也热闹起来,来参军的大都是三五成群的,而且几乎都是平民子弟,谁也不嫌谁衣着寒碜,人与人之间都聊得来。

    包括姬云昭他们,不一会儿他们就认识了同样是因战火逃亡到安平县的一群人,为首的一人叫做李飞,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声若惊雷,其余的皆是他的族弟。

    李飞看似像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夫,但实则心思细腻,也读过些书,见识远大,与姬云昭聊得很投机,也就没注意身旁的铁野。

    可这一个没注意,却惹出了大祸。

    铁野与李飞的一个族弟李岳十分处得来,不过他们无一例外觉得这里很无聊,见还没有到时辰,就到别的地方去转转。

    他们没见过这安平县里的一些稀缺玩意,就左看着,右摸摸的,这个时候在他们眼里只有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好东西,根本没注意有一黑甲骑兵冲向他们。

    那黑甲骑兵已经日夜兼程了一天,若非骑马的颠簸,他早就闭眼睡着了,此时那虽没睡着,但也是昏昏欲睡,路上的行人也很多,也没在意铁野两人。

    路上的行人们一见到黑甲骑兵,纷纷退后让出一条路来,可铁野他们却浑然不知骑兵倒来,甚至低着头看自己手上那些用干粮换来的稀缺东西的,而且还在走向骑兵。

    旁边的路人出声提醒他们时,已经来不及。

    那骑兵刚才闭了下眼,当睁开眼发现自己前方居然有二人,黑甲骑兵连忙拉住僵绳,马是停了下来,可他自己却摔倒在地。

    当铁野二人抬头时,那骑兵己躺在地上哀嚎着。

    两人听到那些只知幸灾乐祸的路人的议论中得知这骑兵是为了自己才摔倒的,铁野也不顾手里的东西,缓缓背起那骑兵,而李岳通过路边一个好心的大娘得知了医馆的位置后,带着铁野往那边赶。

    而另一边,负责招兵的一行官吏早己来了,也开始发放刀剑、盔甲和签字画押了。

    姬云昭清点了下和他起来的青壮男子,发现少了一个,就问身旁的瘦脸男子,“吴木,你去帮看我下是谁少了?”

    廋脸男子吴木看了一圈后回来跟姬云昭说:“是少了铁野,铁野不见了。”

    话刚说完,李飞就满脸忧愁地走向他。

    “李飞,怎么了?”

    “唉,我的族弟李岳不见了。”

    “什么,你们那也有人少了?”

    李飞一听,感觉姬云昭那边也少了人,向他问道:“是呀,怎么,你们也少了人?”

    姬云昭点了下头,“嗯,我的发小铁野不见了,我感觉你的族弟李岳怕是和我的发小铁野是一起走的,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

    “那我们一起去找吧,”李飞十分担心他二人,迫切地想去寻找他们,却被姬云昭拦下了。

    “已经开始发放刀剑、盔甲了,他二人都是孩童了,一个个人高马大的,再加上这是在城内,不会有太大危险,我们解决完这边的事,再去找他们。”

    李飞听了他的话也就等到招兵的一切事情解决完后,和姬云昭他们一起去找人。

    二十多来人分开找了两个时辰后,按照约定回到了官衙外集合。

    姬云昭与李飞是在一起找的人,二人一回来就问其他人有没有人找到。

    结果所有人都是无奈地摇摇头,此时迎面跑来了一位士兵,那士兵看都没看他们一眼就直接跑进官衙。

    不一会儿,两名负责招兵的官员站在门外,派人去牵来三匹马,似乎要离开官衙的样子。

    一名灰衣官员见马还没那么快牵来,就地问向那名士兵刚才他所说之事的详细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此紧急的军情竟晚了两个时辰?”

    “好像是那负责传递军情的骑兵因为两个叫什么铁野、李岳的平民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才延误了军情,”那士兵把自己所知的事情都跟他说了。

    他的声音不小,姬云昭他们是可以听得到,自然而然也听到了铁野二人的名字。

    姬云昭为了得知二人的下落,也就上前恭敬地问道:“几位大人,不知你们刚才可提到铁野、李岳两个名字。”

    那灰衣官员本身性格平易近人,又看他这恭敬,就如实回答他。

    “是啊,怎么你认识那二人?”

    “他们正是小人与小人身后众人的发小与朋友。”

    灰衣官员看了下他和他身后的李飞等人,叹了口气道:“唉,你们的命可真不好,那二人惹了大祸,铁定会招来牢狱之灾,至于你们也会被其牵连。”

    “什么?”姬云昭一听到铁野二人会有牢狱之灾,心中甚是惊讶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