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落榜,一开始对我还是有些打击的,但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没有多久我就放下了。进了中专以后,我又重新开始了我的求学之路。中专的学习没有像在高中的时候那样拼,平时只要坚持不缺席,注意听讲,认真记录课堂笔记,把重点反复研读,应付考试是绰绰有余的。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基本上都是顺利过关的。
当时我学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概预算,主要是学习土建方面的成本核算和完工后的结算。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只是自己不够仔细,经常会漏掉一些重要参数和条件运算,这和我以前的数学基础不好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这个班虽然都是高中毕业高考落榜的,但程度还是参差不齐的,有学霸,也有皮大王,我在班里一直保持前十的位置,偶尔几次单科冲到前三,也拿到了一些少额奖学金,应该说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学业的轻松自然我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我们学校是走读制的,一周上四天半的课,也就是一、三、五全天,二、四、六半天,但这半天还是要到学校进行自习的,班主任会时不时的来教室检查。所以我们空闲的时间还是很多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家用电视游戏机刚刚兴起,日本任天堂的黑白机非常流行,我也是游戏迷之一。可我只是个穷学生,平时我是没有零花钱的,150元的游戏机价格对我来说就是个天价。对于游戏的痴迷和狂热让我也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我私自拿了母亲的200元国库券去黄牛那里打折卖掉了,怀揣着足够的资费我和同好敖同学一起选了一天下午自习的时间,去商店买了一台我早已心仪的八位任天堂黑白机,附送两张游戏硬卡。我和他兴奋地回到我家,趁父母上班不在家,迫不及待地安装、调试,系统不一会就安装完毕了。我们一起玩起了双打,记得那款游戏叫赤色要塞,当时非常流行的双人冲关平面战争游戏。直到天色暗了下来,敖同学才悻悻离去,但相约找时间再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班主任首先进教室,板着个脸开始训我们:“昨天下午自习课,只有五位同学在教室里,其他人呢?太不像话了,不上课不等于不要学习啊?这么不自觉,你们是在为我学习吗?是为你们自己啊!将来你们如何在社会上立足?没来的人好好想想吧!”我们面面相觑,自知理亏,都低下了头,任由老师开骂!
自那以后,我也深刻反思了一下,觉得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高考没有通过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现在的沉迷游戏是主观不努力的结果,我感到很羞愧!生活为我关掉了一扇门,必定会给我提供其他的通道,我不应该如此颓废下去,事在人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必须靠自己去争取。游戏机事件后,我像变了个人似的,抛开一切杂念,努力再努力,一直坚持到毕业。那年,我的教导主任张老师不幸患病离开了我们,生病期间我抽时间去看了他最后一眼,很难想象健健康康的他一下子老了很多,安慰几句之后我便匆匆走了出来,我不想让他看到我悲伤的样子,在校期间,他一直很照顾我,所以我很感激他。但生命有的时候非常坚强,有的时候却十分脆弱,那些曾经和我朝夕相处的亲人、老师、朋友一个一个都永远离我而去,心里实在是不好受,但这就是人生,是所有生命体的宿命,只能接受事实了。
毕业后的暑假是最开心的,它预示着我的全日制学习生涯的结束,将来我要在社会这个大学里摸爬滚打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我的学生时代结束了,仕途即将拉开序幕。
由于我们是建工集团委培的班,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被安排在了建工系统,只有少数同学通过关系跳了出来,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暑期快结束了,母亲催着父亲快点托关系找人帮我解决工作,因为招工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他在建行有一位老战友在上海分行做人力总监,所以约时间去那里见了一面。这位叔叔人还不错,比较和气,与父亲聊了一些家常,转而问我有什么想法。我一个毛头小子,当然说听从组织安排喽!当时建行的所有支行随我挑,本来我打算找个离家比较近的支行,上下班比较方便。不知道哪里传出来一个女声:“现在国家要成立证券公司了,这可是朝阳行业啊!应该比这里好多了!不去试试吗?”那位叔叔一拍脑门,对呀!国家马上要成立三大证券公司,由银行和一些大企业出资组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的大方向就这样被定下了。
第一天集合,我记得是在老锦江饭店的三楼,当我踏入集合大厅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很多年轻人了,应该也是这次一起新进来的同事吧!我坐在了一位大眼睛的漂亮女孩旁边,我们彼此打了声招呼,聊了些家常!这时一位老师走了进来,宣读为我们安排为期两周的学习培训计划,主要是听些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和案例,为我们将来踏入职场做个铺垫。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天我们开了一个培训顺利完成的庆功会,主持人按人头做了卡片,卡片上写了不同的内容,主要有两条:一是让每个新人都发表一下自己即将成为职场新人后的感想;二是可以通过唱歌和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每个人都按次序进行抽签,抽到什么就按照上面的内容进行演说或者表演。说来也巧,我是怕什么来什么,偏偏我就是抽到演讲的卡片。我的脑袋又一下子大了起来!我这辈子算是和说干上了!转念一想,不行我不能露短,必须结束这种不利局面。我当时就和主持人提出我还没有想好,能不能唱一首歌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主持人立刻表示同意!当时只有一个话筒,没有伴奏,只能清唱了。我清了清嗓子,一曲英文歌“yesterday”响彻了整个大厅,虽然声音因为紧张有些发抖,但音调还是比较准确的,我很动情地唱,大家都很认真地听,我感觉那一刻自己就站在一个大舞台上,全世界都在倾听我的歌声,和昨天说再见,去拥抱美好的明天。唱到第二段的时候,突然卡壳了,我只能抱歉地说忘词了,在大家善意的原谅声中我结束了表演。那天我很兴奋,因为这是我踏上职场的第一次表现,虽然有点小胆怯,但还是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
第二天,我们还是到那个大厅集合,开始决定我们的去向了。除了有五个人去了信托外,其余的都被分到了证券公司,我当然是后者,那位大眼睛漂亮女孩也去了信托,应该是有更加硬的背景吧,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她!随后我们就到静安宾馆报道,由当时的王副总裁给我们面试,因为公司是刚筹建,还没有自己的大楼,只能借在那里办公。我们一共三十三人,为了节约时间,采取集体面试的方式。面试过程也很简单,他让我们每个人自报家门,包括说一下自己毕业的院校、专业、特长等信息,几乎都是一笔带过,王总仔细地记着笔记,等他听完后,立刻就开始分配部门了,我和其他三位同事被分在了基建科,因为当时公司还没有一家营业部,所以我们四人承担了建设营业部的重任。卢湾是我经手的第一家营业部,我的仕途应该从这一天才算真正开始了。
我们的直属领导是建行分行派过来的,以前专门搞基建建设的老法师,我的直接领导是王工,,还有张处长和徐处长,都是非常随和的人,他们经验丰富,处理工地上的事手到擒来。就是有一点,他们都抽烟,我烟酒不进,只能被动吸烟了,平时也陪他们喝点小酒什么的。搞基建必须疏通防疫、消防、路政、房地局、土地局等部门,不然你是没有办法开工的。首先要在规划局拿到施工批文,才能动工。而这个批文需要盖好多公章,要我们自己去跑,确实挺辛苦的。管理部门多如牛毛,一天跑下来也盖不了几个公章,他们吃皇粮惯了,工作作风拖沓,毫无效率可言。
有的时候一份到房地局的批文要好几天以后才被交到土地局,但我们的工期紧,等不了的,只能自己去跑。和我搭档的是同济大学本科毕业的小方,到底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的勇气和智慧有的时候确实比我要强很多,所以后来外勤就决定让他去跑了,我比较内向,做事谨慎,胆子比较小,所以就做内勤,和王工一起管理现场,当他的助手。
一次,碰到几个人开着大卡车气势汹汹地来到工地上硬是要抢施工工具,王工大叫一声冲了出去,对他们吼道:“你们上面拿也拿了,吃也吃了,还来这里捣什么乱啊!赶快滚回去吧!”他们被骂的一愣一愣地,最后只能尴尬地在工人们的哄笑声中拿了一个很重的,没有什么用处的铁凳子回去交差了。事后师傅告诉我,他们就是一些路政,内部分赃不均,故意来找茬的,不点出他们的死穴,他们还会来闹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形形的社会人,我们在学校里是接触不到的。只有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我们才会亲身经历很多事,才能了解人生百态,才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人性,什么是丑恶的嘴脸。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坏来评判一件事,一个人,因为他们之间应该还有很多灰色地带,那是模糊不清的,我们不能陷入二元判断的误区,因为人是非常复杂的情感动物,他们是最难被人理解的,也是最难管理的。
我接手的第二家营业网点在延平路上,是一家印染厂卖给我们的,它是我们当时的总部,一楼还有一家营业部。在建设的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如果没有建行那批老师傅的坐镇,我们这批小牛犊子一定会被整的体无完肤。因为厂房都是现成的,我们只是负责内部装修。也可以说是老房改建吧!这其实是最麻烦的,因为旧的线路需要重新理顺,调整,然后根据各个部门老总提出的房间分割方案,安排新的管道和线路,而且这些方案一直在变,原始的图纸都被改了几十次了,虽然工期比较紧,但是由于人为的因素,返工和延期一直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当中。
记得有一次,由于电焊工的操作不当,一些火星引燃了一堆泡沫塑料,大火立刻就从外部墙面烧了起来!那天正好是我当班,发现情况后我立即冲下楼跑到了旁边一家小饭店里请求老板让我打个火警电话,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固定电话和移动通讯设备,可恨的是那个老板当时就拒绝了,我虽然心里很急,但也是无计可施。万幸的是,最后工人们自己扑灭了大火,不然消防队来了,我们这些人都会被领导追究责任的!而那家小饭店我们再也没有去过,后来这条街改造,它也没有逃脱被铲除的命运。人造孽不可活啊!危难的时候最可以看出人心的善良和丑恶,那些幸灾乐祸的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其实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安装大型设备最费时费力,也很危险。我们那栋大楼的空调设备是购买自一家美国公司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由于室外机体积庞大,我们大楼周边没有适合的大面积空地,所以只能安装在楼顶了。那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吊装。当时大型设备的运输只能在晚上进行,先要经过海关的审批,然后再提货,通过运输公司把设备运到工地。我们事先已经在楼顶安装好了两个吊架,以便挂住室外机的两头,同时起吊。由于简易吊架的臂手不是很长,伸出楼顶的长度不够,所以起吊的时候,必须在底楼安排人用绳索拉住巨大的室外机,不然机身就会和外墙有碰撞,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啊!还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这个庞然大物终于顺利就位了!
还有一次经历也是我终身难忘的。当时人们对私人物品的存放开始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所以公司也很有前瞻性,设计建造了一个当时上海最大的保管箱库,就在我们这栋大楼的一二层之间的夹层处。这些保管箱都是用最好的合金打造的,体积大,份量足,而通往夹层的楼梯比较狭小,所以这些大家伙只能运到楼下,搬到夹层上只能靠人工。也是在晚上,货物被运到了大街上,按顺序一字排开,晚上必须加班把它们都搬到地方并就位,不然第二天交警就该来找麻烦了。我穿梭于箱子中间,负责箱子的数量清点,突然有一叠大箱子由于叉车没有放稳,重心有些偏移,突然向我站的地方倒了过来,还好我眼疾腿快,一个健步就跳了出去,箱子应声落地,巨大的声响可把我吓了一大跳,要不是我反应灵敏,就会有危险了。箱子的外壳虽然损坏了,但里面因为都有缓冲气垫和厚厚的泡沫隔着,所以没有大碍。
公司总部大楼完工以后,我又陆陆续续跟着师傅搞了两家营业部,碰到的事虽然有些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和机关打交道,或者是和建筑单位讨价还价,还有和设计单位讨论设计方案等等,但都是大同小异。在工地上待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师傅们都回到了建行,我们几个都回到了总公司,我在资金部负责出纳一职。半年后,部门进了第一台康柏原装计算机,从此我就和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前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是计算机课代表,我们那时用的是苹果二代,非常经典的主机和绿色显示器为一体机的教学电脑,我非常喜欢编程,虽然数学成绩不是很好,但电脑课我的作业一直完成的很出色。基于我有操作电脑的基础,所以部门领导让我在电脑上做统计工作,负责财务数据的录入和整理。
这样又过了半年,因为股票市场一下子火爆了起来,行情飞涨,那时候还没有涨跌停板,所以开户的人一下子激增,交易量非常大,急需场内交易员,俗称红马甲。部门老总那是也不是很待见我,总想借机把我赶走,正好趁此机会让我去考交易员证书,我也正好想去其他部门多学习学习,所以毅然报考了交易员,三个月后我顺利考出证书,入职经纪业务部,在我们公司自己的场外交易厅中成了一名光荣的交易员。我们的职责就是和营业部的报单员电话联系,他们把客户的买入或者卖出价报给我,我就通过电脑的交易系统把这个价格输入系统中,完成交易的价格配对,应该说这是一份细致的工作,不能有半点疏忽,不然就会给公司和客户带来损失和风险。我虽然打单速度不快,但是准备率却很高。在一次万笔无差错职业竞赛中,我的成绩是100准确率,为此部门徐总还亲自给我颁发了证书和二百元奖金,当时我真的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是一种精神激励,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都不行,只要肯努力,什么都有可能实现。
交易员的上班时间还是比较固定的,早上二小时,下午二小时,所以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深感学历太低,于是自学参加了成人高考,进了静安区业余大学,学习室内设计。因为我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所以两年的大专学习还是比较开心的,没有什么难度就混了出来。边工作边学习,赚钱读书两不误。读书期间,班主任还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女孩很大方,长相一般,还挺能说,在工厂里工作,出来只见了一面,感觉不是很合适,就放弃了。后来听说是老师的一个什么远方亲戚,知道我是证券公司做的,所以想撮合我们。这是我这辈子的第一次约会。
大专毕业后,我的红马甲生涯也即将结束了。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公司的场外交易厅里做了没多久,我就被派到了上交所大厅里去做交易了,因为那里人手不够,后来系统升级,实现了无形席位,对交易员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了,我将来应该回到自己的部门,重新安排工作了。那天交易结束后,我的直接领导冯老师让我直接回公司报到,参加一个收购地方小券商营业部的会议,当天晚上直接去苏州。那时候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刚谈的女朋友,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是突然。她的父母以为我犯什么事了,因为当时的证券公司正值起步阶段,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备,经济犯罪相当普遍,他们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回到家已经快凌晨两点了,我给女友发信息报了平安,第二天我就和我的新领导阿康直奔无锡。新领导人不错,很能说,而且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俩睡一屋,开头的一个月里我们一直在整理思路,写材料,他说我写。那是我们还没有配备电脑,都是用手写的,经常一搞就是通宵。因为年轻,所以也不觉得累。材料整理完上交后,我们空余时间就会在一起谈哲学、谈人生,阿康总能用话语鼓励我,打动我,让我感觉到温暖,不像在家里,总是面对一张冷冰冰的脸,毫无家的感觉。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要都把自己放在同一个维度上,放下架子,低下高贵的头,抛弃家长制的作风,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那交流起来应该会顺畅很多,事事多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就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而不会死钻牛角尖。心态放平了,什么都会释然的。阿康虽然位高权重,但和我聊天就像是朋友之间的谈话,可以什么都说,毫无顾忌,非常轻松自然。一个随和、平易近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自然会和别人打成一片。
在无锡待了十个月后,我回到了总部,交易所里的红马甲基本上都回到了自己的营业部,阿康知道我对电脑还是有些研究,就给我介绍到了研究部,当了一名电脑管理员。研究部里都是高材生,硕士博士一大把,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大专生就显得非常落伍了。不过部门的老总阿德倒是一位不错的领导,豁达的性格让我也很尊敬他。他是硕士,但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平时和手下勾肩搭背,像兄弟姐妹一样。作为研究机构,公司给部门配置了很多台式电脑、手提笔记本、小型服务器,虽然没有联网,但大家都很努力在自己的小平台上写研究报告。为了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阿德想用一个平台把所有人的报告通过网络整合在一起,这样大家就可以共享别人的资源了。他还引进了一个称作米微的数据分析软件来做量化,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搁置了。
我在部门里主要负责电脑的维修和软件安装调试等辅助工作,这和我的兴趣爱好也是十分契合的。部门里能人很多,沉稳的施大姐、精干的姚博士、古灵精怪的王同学、能说会道的瞿大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俗语说得好,一件好事背后总是隐藏着某些坏事。到研究部不到一年,公司和另一家犯了事的大券商合并了,带来的影响就是各自的部门需要整合,人员需要调整。这就好比地壳运动带来的板块碰撞,外在的表现就是大地震,被破坏的房屋就是结果,而灾后重建需要时间和人力成本。
那段时间我正好在家休养,因为父亲的粗心大意,他把一块书橱的大玻璃没有拉到位,我在移动的时候它就整个砸在我的右脚上,大脚趾立刻就被鲜血染红了,正好女友就在我家,她为我撒了止血散,但是毫无用处,我的大脚趾上的指甲全部被砸掉了,要不是穿着一双皮拖鞋,我的大脚趾恐怕就保不住了。那天她没有回家,母亲慌得挪不动地方了,父亲借了辆黄鱼车,和女友一起送我到了医院。一直陪着我去清理伤口、包扎,然后陪着我回家,守了我一夜。就是因为这件事,她错过了回家看她爷爷最后一眼的机会,每次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愧对于她!她爷爷办事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完全好,但还是一瘸一拐地去送了他最后一程,这其中不乏被她小阿姨指责,不断数落我走这么慢还来干吗?但我义无反顾,因为她爷爷对我真的很好,他很支持我们。他在旧社会也是一位金融人,搞黄金期货的,我们也有很多共同语言,第一次见面就觉得他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很有眼缘,我已经把他当作自己的爷爷了。
等我伤好回到部门,只看到施大姐和姚博士在,其他人都不见了。看到我满脸狐疑的样子,施大姐和我道出了缘由。原来几天前公司分管我们的领导从北京来上海找大家开了一个会,大致意思就是说大环境变了,研究部也要整合,保留北京分部,上海和深圳分部被那家公司原来的研究机构合并,统称为研究所,还是保留三地办公,大家现在都在忙着找出路呢,所以没有人在办公了。施大姐问我有什么想法,当时可以去总办当个文员帮领导写材料,也可以去财务部做清算,我考虑了再三,觉得还是待在研究所做系统维护比较稳妥。
没过几天,新领导来了,同事们称呼他为李老师,是一位大个子斯斯文文的中年人,说话温文尔雅,很绅士,从谈吐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位不错的领导。不过和他一起过来的那位属下就强差人意了,虽然是个博士,但尖嘴猴腮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善类。果然在他的手下干活我是受了不少窝囊气,经常指责我这个干得不好,或者那个做得不到位,而且经常在我快要下班的时候叫住我干活,真是忍无可忍了。这种人对属下耀武扬威,对上面点头哈腰,一副两面派的嘴脸,我最看不起这种人,而且非常小心眼,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和他们一起过来的张秘书也被他折腾得够呛。那次她怀孕快要生了,这个家伙还让她挺着个大肚子在办公室里搬重物,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帮她一起整理。回去后第二天就生产了,真是够危险的。后来听说这个人有虐待人的倾向,他夫人没少被他毒打,真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好在李老师对我还是很照顾,到公司这么多年,我在研究所里待的时间是最长的,前后算下来应该有十几年了吧。期间第二次参加了成人高考,进了上海理工大学,修完了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的本科课程,担负起部门内部电脑、服务器、电子设备等软硬件系统的维护工作,此后还接收了深圳图书馆里的所有图书,在上海新建了一个图书馆,兼职图书管理员的职务。
在那个稳定的大摇篮里我度过了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酸甜苦辣都尝了个遍,那时候我才知道,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小品种的南瓜是无法长成大南瓜的,万物都有定数,都有其内在的运作规律,非人力所能左右。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做事反而觉得轻松自在了,遇到问题心里也会很快放下,不再纠结。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该来的终究会来。在李老师外派三个月美国归来之后,部门发生了巨变,他曾经最得意的门生背着他内外勾结,夺取了研究所的领导权,而后通过运作,把研究所变为了销售交易部的一部分。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又一次无情的上演了真人版,看着让人唏嘘不已。那个无耻之徒还是清华出来的,可见现在最高等的学府都是在培养什么人。学业有成并不代表他的思想高尚、心灵纯净、为人正直,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或许是一位具备高尚道德、善良博爱的大师。我们不能再以貌取人了,很多外表光鲜亮丽的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他不纯,不踏实,所以需要包装,需要标榜,需要吹捧。而那些真正的大师是不需要伪善的言行的,他们朴素的一举一动本身就代表着为人之道。
研究所解散的同时,公司成立了一个研究管理委员会,就是代替了研究所的职能,其实就是那个人使的阴招,他想逼走老所长,自己可以坐享其成。分配部门的时候,我毅然和秘书选择了李老师,在那个恶魔般心肠之辈的麾下做事感到心不安。之后我们又招了一些人,逐步壮大了队伍,为了后续的发展,公司又成立了咨询部,旨在打造一个为投顾服务的平台,由原来深圳的媒体研究员谭女士来主持工作,我们都顺理成章的过去了。一开始发展的还不错,新的规章制度、新的架构、新的人员配置,堪称都是最强的组合。我们不仅从应届生中招人,也招社会上的精英,不到半年,部门规模就达到了三十多人,人员之间的配合和热情都是最好的。记得最开心的郊游就是那次湖州之行,由谭总带队,老秦总监找了一个农家乐,包了一栋楼。第二天的饭菜都是我们自己去准备,老秦亲自掌勺,我负责摄影和拍照,这是一次其乐融融的聚会,大家都很尽兴,席间由老秦当主持人,把控着全局,他幽默诙谐的发言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最后还鼓动大家让谭总、周副总表演了节目,让我们既饱了口福又饱了耳福。那天应该是我工作以来最开心的一次聚会,大家的无拘无束、开怀畅饮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也是对这个大集体的认同,虽然事事不会都很完美,平时的工作中难免有磕磕碰碰,但至少在那一刻我们大家的心是想通的。
最终,部门的运作出现问题,不光是管理层的决策定位不准,人员调配和收入的不均也让这个集体逐渐变得一盘散沙,三年后,管理委员会解散,李老师离开了公司,我们部门也被和谐了,我又一次失去了组织,变为无业游民了。我们被并入财富管理部,谭总和他们部门的李总并列部门老总,称为联席总经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给她一个台阶,不然对于两个人都会失面子,这个奇葩的职位恐怕只有我们公司才会有吧!果然,不久以后,原部门的同事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新部门,谭总最后也去了分公司,我因为这把年纪,也没地去,只能在这里窝着,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