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大道上,年少的白思跟随着师傅五槐仙人在摊位上捡拾大家挑拣扔掉的烂瓜烂叶。这儿的摊主也都认识这一对破衣烂衫的师徒俩,提前准备好一些卖相不好的瓜菜一股脑塞给他们,这样也省得再处理了。同在一个日头下,这师徒俩也帮过大家不少忙,特别是白思那种聪明灵光勤快懂事的劲惹得大家怜爱。前两天吹起了黄毛风好几家房顶上的茅草片子都给吹飞了,白思主动请缨帮助乡亲们把房顶的茅草再次添补加固了,最后一个个固定的跟铁板似的。白思经常常在附近的山里砍柴去过别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对山里的情况很熟悉,村里有牲口丢失了孩子不见了白思去了基本都能找着。五槐则是坐在村后临河的老柳树下,要么钓钓鱼,要么逗逗他驯服已久黄貂解解闷,这上街捡菜叶的活也是难得一次。都说五槐有这么好的徒弟也算是福分了。
五槐和白思住在村角的一个简易蓬屋里,这屋可大有来头至今也让乡亲们啧啧称奇。草屋以五颗千年槐树为柱,对天铺顶,四面围墙,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居住的问题。每逢疾风骤雨这草屋就像海中漂浮的小船一样随树摇摆,日后又不免修补一下。住在这样的屋里也真练就了白思补墙贴瓦的好本领,就连工艺精湛的瓦匠都自叹不如。
五槐已经在在这生活了十五年了,白思已经从襁褓中嘤嘤啼哭的小仔到现在英美壮硕的少年。还记得当时自己抱着这不到一岁的孩子刚来到这儿,望见这五颗棵老槐三面围挡,枝干冲天,绕树三圈,又一个树一个树拍了三下,拍完贴儿细听了一番,拽了拽胡子尖若有所得的哈声大笑起来。手指五槐说:“尔等苦尽甘来矣”。听闻村中来了个抱孩子的的异人,随后村中几个长者赶来,得知五槐这疯人要在树间搭建小屋连忙劝阻,其中一个苍头老者名叫范佗的说:“此地五树很有邪性,每十五日就引一次雷击,家畜牲口逢过必惊,晚上还时常听到怨苦之声,我老头还是劝你别有这念想,此非生物可近。”五槐没想更增加了决心只说:“老丈且安心,勿忧”。几位老者悻悻而去,这还真碰见疯子了,还是个不要命的疯子。五槐当天晚上就搭起了草屋,也就够两人居住没有,吃饭在外乞讨,接手的话也就是在外吹野风了,无厨无厕到时简单利落。只是门前树杈上挂有天尺阁三字,自称五槐。第二天范佗一清早就蹒跚过来到树前就听见小屋内传来孩子嘤嘤哭声,暗自称奇这老小子果非凡人,距树三丈远就对屋内吆喝:“屋内老弟安好?这孩子应该是饿了,村西石匠裴长贵家刚生下一子,老丈我可以让我家大姐去讨些来喂食一下这小仔”。五槐从屋里抱着白思忙跑出来:“那敢情好,劳您费心了,也替我感谢一下裴家和嫂子”。五槐想邀范佗屋内歇会,范佗面有怯色连忙挥手道别:“老朽还要去给孩子求奶汁,老弟您家这屋我们凡人是进不得的”,说完匆匆离去。五槐没再强留,抱着白思进屋去了。随着好奇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这师徒俩和大家熟络起来,都认为五槐是神仙下凡,对五槐师徒俩也是关心备至,每次都将好的吃食酒肉放在屋外远处,然后对屋内大喊一声就离开了,看来真有些祭神的样子,五槐内心想着这到好不用再去乞讨了。就这样师徒俩在村里靠村里人帮衬稳定的生活了下来,直到换白思上山砍柴换吃的之后还有少部分人在室外上供这祭品,尽管五槐早就对村民讲以后就不要送东西了白思已经自食其力了。
这挂在树杈的天尺阁当初挂上时范佗还和邻居老汉王远哲暗暗讥笑这破庐子怎么取个名还挺雅致,但又有谁知有龙则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