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二零零零年的春节刚过,李家寨村的村民们,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全寨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由此,部分家庭的生活问题开始向质的方面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需要,心情是迫切地,思想是喜悦的。

    李家寨村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一天一天的加大,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利用今年暑期的大好时期。上级为李家寨村修建了一个体育广场。也就是本寨村民们平时活动的场所。这个广场尽管它达不到先进标准,但广场上的体育器材,在种类方面基本上是能够满足本寨人们使用的,在数量上还是需要慢慢地再添置的。

    李家寨村人们的思想经过多年的变革后,人人在逐步的梦寐着,尽快的能早日恢复李家寨村的第一个玉皇爷庙会。

    后来,经过多方的努力,村民们的意愿。二零零零年的大年初九,恢复起李家寨村“□□”后的第一个玉皇爷庙会。

    首先,李家寨村的村民委员会经过认真考虑,年前就向县文化局作出书面申请,要求上面能为李家寨村在文化用品方面做一照顾,使李家寨村的新年过的红红火火,使第一个庙会能热热闹闹。更使全村人们的心态处在高高兴兴的状态。

    年前的腊月十五,县文化局为李家寨发放的打击乐器全部到位。当时,李家寨村的村民们接到通知后,几个年轻人就自告奋勇的开上自己家的小型拖拉机,立即到县城去取。他们那时真正是人人毫无怨言,很快地就取回了应拉回的一切音乐器具。

    从此以后,李家寨村的广场上天天有锣鼓声的演练。同时在此期间,村子里经常会出现,有时是老年人对青年人的指导声,也有时是青年人敲打锣鼓的演练声。

    到了大年初一的中午,人们和往年一样开始拜年了。首先拜的是李家寨村的总族宗;然后再拜自己家族的祖先,下来就是再拜自己家庭的父母亲。

    李家寨的村民们,在今年拜完自己的先辈们之后,人人渐渐地都来到李家寨村的广场上,开始演练起打鼓的技巧来,也演练起打扇子的速度来。你看他们演练的都是那么的仔细,也是那么的认真。他们这时的情绪都是那么的高涨,也是那么的激愤。这时,人人的心情都是那么的高兴,个个的心态都是那样的兴奋。

    不知不觉的正月初八就按时来到了。

    也就是李家寨村庙会的先一天中午时分,庙会时针经过这些天在慢慢地移动,庙会它也在悄悄地来到了李家寨村民的天空。

    就在这天中午的时候,人们为恢复这次玉皇爷庙会,开始自愿地捐起款来了。

    特别是以李金牛为代表的那二十多名青年人,他们以满怀兴奋的心态,为恢复这次夜会而每人自愿捐款五百元。

    接着就是那些在外地工作的部分人员,及一些已退岗离线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同样自愿拿出一百元的,贰佰元不等的现金来对庙会做一赞助。

    再就是一些人心在家,本人又不能外出的人员,他们的心灵也不甘愿落后,也相对的拿出那多少不一,高低不平的钱财来,做一添斤加两,以表示自己对这次恢复庙会的诚

    诚心和热情来。

    即就是那些妇女们,她们平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收入,有的甚至是没有一点收入,但她们人人的心情是相同的,个个的思想是不甘愿落后的。由此,她们就你三十,她二十,甚至有的还拿出十元作为自己的心愿,以表诚意。

    更有甚者,一位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他不能来到捐款现场,他就让他自己的邻居为他捎来伍元钱,作为他自己的赞助费,以表示他自己的诚心。尽管为这次庙会捐的钱是斤斤两两,但心情是高尚的,道德是赞誉的。

    在离捐款场地不远的地方,就是李家寨的玉皇爷庙堂。

    这里的人员也是人才济济,特别是村上的妇女们,她们更是兴高采烈。她们在平时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自己平时零积碎攒的零用钱,用来拿出为这次庙会买成香蜡纸表,以便表示她们的诚心实意,以便表示她们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人劈灾免祸。

    即就是那些年龄很大的婆婆,奶奶们。她们也是以同样的心,以一样的情怀,而漫步走到了玉皇爷庙前,为玉皇大帝他烧香拜佛,以便使玉皇爷他能来为自己,或自己家里的人白天幸幸福福,晚间安安康康。

    在玉皇爷庙前的广场上,真正是人山人海。特别是那些青年们,他们正在敲锣打鼓的在表演。你瞧,敲鼓的人虽少,只不过是只有三人,但他们真正是手舞足蹈,一边是双手在红鼓上面抡着双捶,一边是双脚在鼓的下面东跳西憋。敲打着珊子的人员虽然众多,但他们是双目上观,双手敲打,音节不乱。他们之间真正是相互配合,相互衬托。这些人员敲打起来,在场的人们真正是越听越爱听,越看越爱看。

    到了傍晚,玉皇爷庙前的广场上开始放花了。花的颜色真正是五颜六色,花的形状确实是五花八门。幸看到过广场上的花型和花朵的人们,无有一人不拍手叫好,无有一人不笑容满面。

    看完花后,李家寨村的人们不由自主的来到了秦腔戏台下面,开始看起戏来了。听说晚间虽然无有什么名家名段。但李家寨村的人们的心情是美好的,李家寨村的人们的心态是幸福的。他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也没有向今天这么荣耀。

    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李晓峰老师的二胡独奏。

    接着看到的是张虹,春虹,陈虹三人合唱的《二进宫》。

    。。。。。。。

    晚间十二点左右,李家寨的这次即让人人高兴而又让人人兴奋的一场晚会,就这样在人们的喜悦声中结束了。

    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也就是李家寨村开始恢复的第一次庙会。的正常日子。

    这天的李家寨村人们大都刚吃过早饭,有的甚至吃过饭后,连他自己吃过的饭碗和锅瓢都有来不及洗刷,就急急忙忙着来到这个使李家寨村人们感到骄傲的地方——玉皇爷庙前。人人开始欣赏起这里的热闹场面来,个个观看起这场的美女帅男来。

    一会儿,李家寨的锣鼓家伙声又开始响起来了。

    “咚,咚,冾。咚,咚,冾。”

    “咚,冾,咚,冾,咚,咚,冾。”

    “

    咚,咚,冾冾冾。咚,咚,冾冾冾。”

    。。。。。。

    这时的锣鼓声简直是响破了苍天,震撼了大地。它使李家寨村的人们兴奋喜悦,高兴泪流。特别是村民李玉林,他打起扇子来,简直是丧心病狂,狂妄飞舞。双手在他头上撇来飞去,两只脚在下面是跳前退后。打鼓的陈铭琪他双手拿着鼓锤,上下敲,左右撇。简直成了敲鼓的能手,赛鼓的标兵。使看到这些敲鼓和打扇子的人们,多次为他们鼓掌,高声为他们赞叹,齐声为他们助威。

    正当人们在兴高采烈地观看着锣鼓队的表演时,不由得使众人被庙堂上的香头所吸引,所尊重。

    庙堂里的香案上,是香火满盆,香火缭绕。一些辛劳的嫂嫂,阿姨们,她们不但是在昨天晚上坐堂守镇,为这尊玉皇爷烧香祭奠,而且整个白天还是在这里守庙点纸。她们不顾昼间的劳累,白天仍然细心的在坚持,耐心地在等待。以表各自的诚心,以示每人的善意。

    看着,看着。舞台上的歌舞开始了。

    舞台上的歌曲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你听,唱歌的人不是什么明星,更不是什么名家。他们都是些农村的“土八路”。有的是多年不回家的大学生,有的是整年出外打工的临时工,还有的是为照顾自己家的小孩,又有的是为它人当保姆的嫂嫂和阿姨们。

    他们虽然是人身在外,但他们绝大多数的心灵里都是在故乡,都是在李家寨村。他们这些人员大都是在百忙之中,赶时间回家上坟祭祖,夺时间回家探望父母,以此了却自己的心愿。

    加之,李家寨村今年又要恢复玉皇爷古会,那么,他们就更是高兴万分,笑容满面了。他们的思想是宁愿迟上几天班,也是甘愿的等这个古会的到来,自己并能亲自参加于它,观赏于它。使自己的心灵里能有这种美的享受,思想上能有这种自豪的喜乐。

    李晓峰的《父亲》,《母亲》,《小白杨》。。。。。。。

    张虹的《常回家看看》,《走天涯》,《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陈虹的《站在草原望北京》,《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春虹的《阿尔山的姑娘》,《草原情哥哥》。。。。。。。

    李金牛的《我爱你中国》,《愚公移山》。。。。。。。

    李六一的《敢问路在何方》,《不能没有你》。。。。。。

    。。。。。。

    除过李家寨村青年们的唱歌之外,一些女青年们还组织了几个舞蹈,使大家看了还真开眼界。使村民们看了心里也感到特别舒服。这样,最后又引起了好多壮年妇女们跳起了集体舞来。使当时的场面更加轰轰烈烈,使在场的人员更愿载歌载舞。使一个不大起眼的小村庄,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的这样热闹场面,而在今天的李家寨村出现了。使一个很平凡的小村子,在人们的记忆力,它第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又一个立春来到了人间,也来到了这个平凡的李家寨村。它使李家寨村再次开始脱离寒冷,甩掉贫穷,走向温暖。走向新的春天的开始,走向新的春节的到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ot;&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