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候就像流水,再怎么奔腾也最终会趋向平静和平淡。而且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会按照自己预定的轨迹流向远方。
王一飞的日子又开始如往常一样,上班,下班,回家睡觉。与老婆马梅梅之间的关系也如这流水,经过上一次较为不太寻常的争吵后也有一些改变。具体是一种什么变化,王一飞一时摸不着头脑,也有些说不清楚。夫妻俩之间该交流也有交流,该商量也有商量,该吵几句也还是会吵上几句。但王一飞明显感觉到某些地方还是有不一样,很奇怪,却让人说不上来。
对王一飞来说,最近几天不是他琢磨和考虑这些改变的时候,这周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
第一件事是他们班毕业二十周年的同学会,最终还是定在了本周末的成都,王一飞有些犹豫去还是不去。不是要花多少钱的事,一两千块钱在他四十岁了如果还拿不出来需要计较,他王一飞也混得太惨烈了一些。 但也别想有小说和连续剧中某位大款同学包场,任吃任喝然后他摆阔买单。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傻冒基本上都不存在,如果有,王一飞一定会捧场,给足场面。可真会有这么傻的人?
主要是经过上次的同学会后,王一飞明显觉得这样的聚会有些寡淡,谈不上是索然无味,是好多的人和事都变得有些虚浮。回忆情谊不像,互换资源也没有,有资源的同学要帮一帮同学的念头好像更飘渺。其实这一切与社会早就没有什么区别,依王一飞的观点,这就是一群成人找出了个像样的理由来狂欢。
另外一方面,曾经想见的人上次已经见过面,想说的话已经说过,再相见反而会破坏他心中原本对他们的美好回忆,有些回忆真的是只适合放在记忆里。尤其对王一飞来说,这十年才是他人生更重大改变的十年。他有了太多改变,头发掉了,成了他曾经讨厌的地中海,真是活着活着就活成了自己最厌恶的样子。
每一个参加同学会的人,恐怕都不是想与所有人的相见,而是最想也许有可能只想见见他曾经的死党、曾经的女神。因为只有在死党身上才有自己青春交集过的痕迹,在女神身上才有那朦胧中的渴望。
王一飞尤其不想让曾经的女神看到自己现在的这幅模样,而他自己也怕见到自己女神的模样从自己的记忆中改变,这也真的是一种奇妙的心态。
但是,与同学们相见确实非常放松和愉快。迄今为止,王一飞最好的朋友也是他在这个班上的同学,一个女生,李菲儿,好像与一个女星同名。但当时那个出名的李菲儿是谁,应该还没有什么人知道。王一飞与李菲儿相识反而很有趣,原本已经做了两年同学的两人也仅仅只是知道相互的名字。
事情是有一次在校外,王一飞碰见了李菲儿被人骑自行车剐蹭了,那人见李菲儿就一个女孩子便起了一些其他心思,而路过碰见的王一飞便英雄救美了。故事有一点老套,却没有向着老套继续发展,李菲儿没有以身相许,王一飞也没有就势追求。但是两个单身的人却就此愣是成为了真正的朋友,这一晃二十年过去也没有中断,王一飞现在倒是非常庆幸他们当年的这一决定。一个可能毕业就分手的恋人,一个相伴二十多年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怎么选,也还是选朋友啊。这次的同学聚会也是李菲儿通知他的,其实只要李菲儿会到,就算冲她一人,王一飞也还是要去。
而王一飞想了很久没有做出决定,与其说是在考虑参不参加,不如说他在等待李菲儿决定是不是先到他家。如果李菲儿能先来他家,那他就真可以不用去同学会了。
第二件事是马梅梅决定开始做生意,开服装店。马梅梅很坚决,表态说就是王一飞不支持,她也会想办法去做。
其实王一飞还真想看看马梅梅在他不支持的状况下能不能开起店来,但他也知道那不可能。因为马梅梅一定会把夫妻的存款拿来投进去,这一点不必怀疑,她就是把王一飞的支持会从主动变为被动而已。
老实说,王一飞还真的不是很想支持马梅梅现在就开店,因为将来不管是赚钱还是亏本,马梅梅的时间精力一定会被分散。王一飞本计划在海豪高三时,去绵阳租房陪伴他冲击高考,这样一来肯定就无法实现了,一切都只能靠海豪自己了。
不管王一飞想不想支持,马梅梅也还是说干就干,很快盘下了一个小店。比较好的是,小店以前也是卖服装的,盘下时,店内衣架模特都在,只打扫了一下卫生,换了一个门头店招,重新进了一些货便开业了,基本上也是无缝对接。但上完货的当天,王一飞是累得回到家瘫倒在沙发上就不想再动。可马梅梅却很有精神,打了鸡血似的竟然还能哼着歌曲,这再次说明只有一个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不会觉得疲倦。
当晚兴致勃勃的马梅梅没有理会王一飞的疲惫,还是自顾自的在他身上欢娱一通。
王一飞不知道的是,开店这就是马梅梅的一个近期奋斗目标。一旦有机会,马梅梅根本不会在乎其他的任何事情。所以这也是当时王一飞提出谨慎考虑后,马梅梅甚至提出了“趁年轻还要奋斗拼搏”的口号 ,并且专门打电话说通了儿子来做王一飞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