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中外科学巨星故事 > 第七章 达尔文

第七章 达尔文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第七章 达尔文

    查尔斯?达尔文(harles ar,1八09~1八八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虽然进化论屡屡受到质疑,但是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的崇高地位一直未被撼动。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什罗普郡。

    不幸的是八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但是,这位不寻常的母亲对于达尔文日后的成长影响极大。

    达尔文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可是个宝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的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达尔文问:“妈妈,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那哪能呀!”妈妈笑着回答:“小狗是狗妈妈生出来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其母亲生的。”“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是上帝!”“上帝又是谁生的?”妈妈答不上来了。要是换成别人,可能会说:“不要问这样对上帝不敬的问题。”但是达尔文的妈妈却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要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这个回答,无疑鼓励了达尔文终生勇于探索科学问题。

    达尔文的祖父曾接近过进化论的思想,不过始终没有公开发表其观点。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著名的医生,家里自然希望他将来也能够成为医生。

    这样,1八25年~1八27年,达尔文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

    但是达尔文对医学并不感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大自然和动植物。因此他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大自然历史的书籍。父亲发现后,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八2八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牧师。这样,就可以不让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神学也不感兴趣,甚至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相反,利用在剑桥的便利,他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亨斯洛和著名的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初步完成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基础训练。这一点对于达尔文以后的成功极为重要。

    达尔文在野外考察时,发生过一件有趣而又危险的事情。1八2八年的一天,达尔文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中兴致勃勃地游荡。在一棵下,他发现在一片树皮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于是连忙剥开树皮,惊奇地发现了两只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怪甲虫,正慌忙地爬动。达尔文见状连忙一手一个将它们抓住,并且兴奋地仔细观看。正在这时,树皮里又爬出来一只甲虫,达尔文迅即把手里的甲虫放到嘴里,腾出手来又把第三只甲虫抓住。由于达尔文只顾观察手中的甲虫,忘记了嘴里的哪只甲虫。突然,嘴里的那只甲虫排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达尔文的舌头蜇得疼痛难忍,他张口把甲虫吐到手里。然后,忍痛将这些甲虫带回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达尔文首先发现这种甲虫,就将其命为“达尔文”。

    虽然达尔文平时对自己的学业毫不关心,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却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到了1八31年2月的时候,他在神学上的成绩优异,在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也不含糊。这样,在17八个过关的学生中竟然能够位居第10名。

    后来,达尔文接受亨斯洛的劝告,毕业后并没有匆忙担任神职工作,而是和一些同学一起到马德拉群岛去研究热带博物学。亨斯洛认为达尔文是一位合格的博物学家,并推荐达尔文以无任何报酬的方式去出海考察。对于这样的安排,一开始达尔文的父亲根本不同意,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不过后来在一位亲戚的极力劝说下,达尔文的父亲同意了他儿子的这次航行。

    1八31年12月,英国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开始了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环球旅行。

    在艰苦的航程中,达尔文每次登陆时都要进行认真的考察和研究。

    有时,达尔文还要花钱雇用当地居民充当向导,四处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各种化石。其间发现了许多从来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忙于收集标本和化石等,晚上还不辞辛苦地详细记录。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除了收集资料,还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究意是怎样产生的?这些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导致达尔文逐渐对于流行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疑问。

    1八32年2月,达尔文到巴西上岸考察。在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达尔文惊奇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立即产生了怀疑:“原本在海底的贝壳怎么竟然会到了高山上了呢?”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达尔文终于明白了这是由于地壳升降的原因。随即达尔文又联想到物种问题:显然,物种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著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相应的变异!”

    以后,达尔文又根据南美洲等地大量的物种变异的事实,使他最终从神创论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在南美洲期间,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一次达尔文吃饭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所吃的动物以前从来没有吃过。于是,达尔文将余下的的部分,立即邮寄到了伦敦动物学会。后来证明,这种动物,就是达尔文一直在寻找的美洲鸵,而且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新物种。

    不仅如此,达尔文还是一位美食家。以至于有人半开玩笑地说,进化论都是他吃出来的!因为达尔文对于所发现的每一种新动物,都会先吃一下,尝尝滋味。

    离开南美洲之后,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到达澳洲,又经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终于1八36年10月回到英国。

    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不但搜集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还精心做了不少细致的笔记。在此基础上,1八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精心研究和反复推敲而完成的划时代作品《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指出物种是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部巨著的出版,首次将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确凿的证据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观点,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革。

    恩格斯对“进化论”给予高度评价,将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另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当然,达尔文的观点和学说也经常面临新的挑战。20世纪初遗传学建立之后,一些科学家试图将基因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等等新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结合,建立了更合理和更全面的现代进化论。还有的科学家试图弥补达尔文“渐进”进化模式的缺点和不足。随着基因科技的高速发展,又为突破“自然选择”来创造新物种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生活中,达尔文对于婚姻大事,也是有着科学家式的小心谨慎。他曾经拿了一张纸,中间划了一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优点,另一边写独身的优点。经过认真的比较,达尔文最终认为应该结婚。

    达尔文决定要找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当然他也有其他选择。例如,一位朋友家的三个女儿,都是学识渊博,谈吐不俗。但是达尔文却偏偏看中了表姐爱玛。爱玛比达尔文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达尔文的舅舅。爱玛对于达尔文的求婚,立即就答应了。两个半月后,他们就结婚了。

    由于达尔文不信神,但是爱玛信神。因此,每到周末,他只是陪着妻子和儿女走到教堂门口。然后由妻子带孩子们进去做礼拜,而达尔文却孤身在镇中散步,当然同时也在思考某些问题。

    因为爱玛是虔诚的信徒,因此她不会同意《物种起源》中的某些观点(例如物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上帝创造的)。但是爱玛仍然仔细阅读了手稿,并且改正了若干拼写和标点方面的错误,还建议达尔文将一些会刺激有神论者的段落写得缓和一些,论据更确切一些。这些建议达尔文都接受了。

    达尔文夫妇共生下了10个子女。其中有3个不幸夭折:二女儿玛丽只活了3个星期,小儿子查尔斯在两岁时病故,大女儿安妮在10岁时病故。

    后来有人把达尔文子女的夭折归咎于近亲结婚。但是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实际上,达尔文非常幸运,他的其他子女基本上都长寿而且不痴呆。当然,这种几率应该说是极小的。具体情况如下。

    威廉?伊拉兹马斯(1八39-1914),达尔文长子,是一位银行家。

    乔治?霍华德(1八45-1912),达尔文次子,天家、数学家。后来成为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天和实验学终身教授。曾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变问题。

    费朗西斯(1八4八-1925),达尔文的三儿子,天家、植物生理学家。1八75年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参与编写《植物的活动能力》等)。1八79年成为皇家学会成员。并在剑桥大学执教植物学。

    伦纳德(1八50-1943),达尔文的四儿子,皇家工程兵部队少校。曾任教于查顿军事工程兵学校,之后服务于作战部负责收集情报。1八92-1八95年是利奇菲尔德区(英国斯塔福德郡)的自由党议员。190八-1911年主持皇家地质协会工作。同时还是优生学家。

    霍勒斯(1八51-192八),达尔文的五儿子,工程师、科学仪器设计师。1八八5年创办剑桥仪器公司。1八96-1八97年是剑桥市长。1903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达尔文的女儿拉?巴洛编印出版了达尔文的多部作品,对于保存和传播达尔文的重要信息功不可没。

    达尔文早于妻子爱玛十四年去世。有人说,达尔文在去世前皈依了宗教。但这不是事实。在爱玛的日记中从未记录过此事。

    1八八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敬仰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