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中外科学巨星故事 > 第八章 巴斯德

第八章 巴斯德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第八章 巴斯德

    路易?巴斯德(is paseur,1八22~1八95),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为狂犬病、炭疽和其他传染病的治疗提供了方法。还发明了巴氏灭菌法,使牛奶更安全饮用,他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巴斯德诞生在法国东部裘拉省的洛尔镇,他的家位于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旁边。

    巴斯德祖上世代以制革为生。但是其父亲却先在拿破仑的骑兵队服役,退伍后才当了鞣革工人,母亲是农家女,他是家中的独子,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四岁那年,举家迁居阿尔布瓦。

    巴斯德的父母虽然都没有受过教育,但是由于父亲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鉴于自己无力上学的难处,下决心省吃俭用也要供巴斯德上学。

    当时法国的中学一般是七年制。巴斯德在阿尔布瓦中学读了六年,到第七年转入布山松中学。中学时,一开始他的成绩平平。唯一的特点是喜欢刨根问底,靠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巴斯德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他对化学、物理学和艺术都十分感兴趣,从而为其日后的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八40年八月,巴斯德中学毕业。大约两个月后就被聘为布山松中学的助教。他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大学。1八43年八月,巴斯德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化学和物理的教学法。他在大学期间半工半读,每天两小时外出任教。他的各门功课都很出色,而且他的实验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他几乎一有时间就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因此被人称为“实验室蛀虫”。

    1八46年,岁的巴斯德从大学毕业,并通过了物理教师资格考试。

    后来。巴斯德很快就收到图尔农中学物理教师的聘书。

    但是,巴斯德并不想去图尔农中学当教师,而是愿意在巴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几经周折,他的愿望被巴莱知道了。这位溴元素发现者决定帮助巴斯德。就这样,巴斯德进入巴莱的实验室一边当助手,一边攻读博士学位。

    巴斯德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陆续教授过物理学和化学的课程。

    在许多领域,巴斯德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19世纪成就最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细菌理论,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挽救了养蚕业、畜牧业、酿酒业等等。

    在巴斯德的众多故事中,最有趣的故事与葡萄酒有关。

    葡萄酒虽然不是巴斯德的主攻专业。但他却称得上是葡萄酒发展史上的伟人。今天我们能够品尝到各种各样的葡萄美酒,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巴斯德。

    当时,法国的酿酒业在欧洲享有盛誉。但啤酒、葡萄酒常常会变酸,以至于成批的葡萄酒和啤酒不得不倒掉,这使酒商损失惨重甚至破产。1八56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长找到巴斯德,请求他寻找原因,并找到防止葡萄酒变酸的方法。

    巴斯德同意了。他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发现好的陈年葡萄酒中没有那种变质葡萄酒和啤酒中所含有的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这种菌类在葡萄酒里繁殖,导致葡萄酒变酸。原因找到了,下一步怎么办?巴斯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加热到摄氏五六十度的温度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全部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杀菌法”(又称低温灭菌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酒厂中使用。不仅如此,后来牛奶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消毒的。

    令巴斯德完全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这种方法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一开始几乎没有人相信,巴斯德不得不请他们自己去做试验。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人们不得不翘起了大拇指表示敬佩。

    巴斯德和他的一位助手后来创建了酿酒研究所,该研究所经过不断发展之后又被合并到波尔多第二大学,如今是全球葡萄酒科学的殿堂级学府,培养出葡萄酒界的众多人才。

    巴斯德低温灭菌法即巴氏消毒法,没有申请专利,因为巴斯德认为利用自己的研究结果获利是学者的耻辱,这种信念,虽然值得商榷,但是巴斯德始终没有改变。

    作为补偿,1八67年5月,在“万国博览会”中由于他的巴斯德低温灭菌法所获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授予他杰出奖。

    巴斯德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是:一瓶葡萄酒中蕴含的哲理超过世界上所有书本里所蕴含的哲理。

    下面再讲讲巴斯德研制狂犬病疫苗的故事。

    1八八5年,一个妇女焦急地抱着9岁的儿子来找巴斯德。她恳求道:“教授,救救我的孩子吧!前天,疯狗把他咬了十几口,他马上就要死了。”她说着说着,双眼流出了悲伤的眼泪。但是巴斯德同情而又无奈地说:“我只是做过狗的试验,还没有治过人呢!怎么办?”她急不可耐地说:“那你就把我的孩子作试验吧!求求你,教授!”当时巴斯德还没有行医资格,如果给人治病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而被送去坐牢,然而如果不给这个孩子治疗,他将必死无疑。权衡利弊,凭着科学工作者的良知,巴斯德决定先救人再说。

    随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经过处理的毒性减到很低的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自身产生抵抗力。一针注射下去了,不久孩子很快睡过去了,而且睡得很香。第二天和以后继续注射。情况越来越好。到第14天,奇迹出现了。整整一夜睡不着觉的巴斯德在天刚亮时跑到孩子的病床旁,发现孩子正在高兴地玩耍。“成功了!”巴斯德不禁心花怒放。

    这孩子名叫迈斯特尔,长大以后,自愿到巴斯德研究所做一个看门人,以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从青年一直忠实地守卫到老年,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侵略军企图捣毁巴斯德墓,已经年迈的迈斯特尔挺身而出,为保护巴斯德墓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同样为后人传颂和敬重。

    1八八6年,巴斯德还救活了另一位15岁牧童朱皮叶,他是在奋不顾身地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咬伤的。后来,表现这位少年的见义勇为行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安放在巴斯德研究所的外面供人瞻仰。

    巴斯德在1八八9年最终成功地研制出狂犬病疫苗以后,正式开始了治疗狂犬病的工作。后来19个被恶犬咬伤的俄罗斯人,凭借巴斯德的名字一路从俄国到法国求救。见他们伤势都很严重,巴斯德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治疗工作。尽管这些俄国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巴斯德仍然成功地治愈了其中的15个人。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狂犬病疫苗需求在世界范围内目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

    遗憾的是,今天人类对狂犬病的治疗几乎依然停留在巴斯德的水平,没有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巴斯德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揭开了植物界、动物界之外,还存在一个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界,这是对世界科学颠覆性的重新认识。

    除了进行认真、紧张的科学技术活动以外,偶尔巴斯德也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幽默一把。

    一次,一位大学生登上了一列火车,落座后发现旁边是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老人,只见这个老人手执念珠,嘴里念念有词。

    “先生,你还相信这些过时的东西吗?”大学生问。“是的,我相信。你不信吗?”老人回答。大学生笑了笑说:“我才不相信这些愚昧的东西。要是听我的建议,把你的念珠扔掉吧,你应该了解一下科学对这些事情的解释才对。”“科学是什么?我不懂你说的这个科学,也许你能给我解释清楚。”老人说。大学生说:“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请你留下你的地址,我会寄给你一些书的,你自己看看吧。”老人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非常有礼貌地递过去,大学生接过来一看,顿时感到无地自容,原来名片上赫然在目的是:路易斯?巴斯德 巴黎科学研究院院长。

    巴斯德办事认真坦率,就连婚姻大事也同样如此,一点也不绕弯子,1八49年,巴斯德受聘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教授。他爱上了一位学校负责人的女儿,就直接写信请求这位负责人把女儿许配给他。信上说:他没有钱,但在校任职,工作努力,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结果,巴斯德果然如愿以偿。

    1八62年,巴斯德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为了表示对恩师皮欧的栽培,委托巴斯德夫人手捧鲜花,来到皮欧墓前,献花默祷,向长眠于地下的恩师报告喜讯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1八95年9月2八日,他在72岁时去世。当时,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科学世界是由他主宰的,其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他处于半身不遂的状态。

    巴斯德的精神、遗留的宝贵遗产,以及其造福人类的丰功伟绩,必将永远留在人间。

    1995年巴斯德逝世百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共同发起举办了全球性的纪念活动,而且1995年被命名为“巴斯德年”,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