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縯派邓晨回新野策应,派李轶回宛城策应,互相支援,以期迅速控制南阳地区。然而,宛城却出事了。
李通的父亲李守还在长安任职,李通决定起事后,暗中通知李守赶快回家。计划是一回事,行动是一回事,实际过程中状况频发。先是李通派去的信使途中病死,幸而李守通过其它途径得到消息,他打算立即逃亡,但好友黄显却劝他:“一路上关卡森严,你相貌非凡,恐怕蒙混不过去,不如辞官回乡。”李守上书辞官,等待批准,这一耽搁,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李通计划泄露,南阳郡官吏直扑李府,李通顾不上家人,趁乱逃脱。因为消息还没有证实,李守被下狱待审,黄显又上书作保,愿意出面晓谕李通。等南阳方面证实了李通造反,王莽大怒,诛杀在李守、黄显和李通家中六七十口,宛城之事遂不可为。
刘縯等人只得改变计划,将目光投向南边的绿林军,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刘縯派族兄弟刘嘉做说客,前往招诱新市兵、平林兵。刘嘉说明来意,王凤、王匡等人满腹狐疑,没好气地说:“你们舂陵刘氏也是豪强,我们不过是一群吃不饱饭的叫花子,以前可没少受你们盘剥。那句文绉绉的话怎么说来着?道不同啊,不相与谋。”刘嘉再劝:“大丈夫在世,当求功名富贵,成一番大事业,这总比一辈子做山大王强吧。”
众人还在犹豫,从角落里传来一个略显紧张的声音:“王莽乱国,尽失人心,我愿作保,为诸位哥哥谋一条出路。”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绿林军中的小头目刘玄。刘嘉认识他,惊讶地说:“原来是圣公兄弟,你失踪数年,竟在这里。”刘玄施礼:“孝孙兄,别来无恙。”然后他环视一周,缓缓的说:“眼下推翻王莽才是正题,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也是舂陵人,诸位信不过他,总信得过我吧?”
王凤等人交换了意见,觉得可以接受。一下子就聚起了数万人马,但是这次仓促合作并没有确定领导权,埋下了以后的祸根。
刘縯率军扫清附近的聚落,开始攻城略地,他们进攻的第一座县城是新野县。因为马匹紧缺,此时还是二线部队的刘秀只好骑牛,大家都开玩笑说他是骑牛将军。新野很快被攻下,终于有马可骑了,刘秀来不及去看阴丽华,又随军进攻湖阳县。
前文说到,刘秀的舅舅樊宏是湖阳的豪强,也是舂陵刘赐的妹夫。当湖阳被围攻时,县尉扣押了樊宏一家,胁迫他出城劝降汉军。樊宏匆匆入营,刘縯已猜中大半,忙问:“舅父怎么孤身一人前来?” 樊宏叹气说:“县尉扣押了家里人,让我来劝降。我呀,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跟你们一伙了!”刘縯既欣慰又担忧:“家里几十口人可怎么办?” 樊宏咬了咬牙:“生死有命!”
湖阳县尉见樊宏许久不回,准备大开杀戒,好在他人缘好,被县吏齐齐劝住。紧急关头,刘终献上一计,他穿上官服,自称是江夏官吏,说有军情通报湖阳县尉。估计湖阳县尉也是昏了头,不加提防,刘终一见面就刺他个透心凉,汉军趁势而入,攻下了湖阳县。
福兮祸之所伏,柱天都部与绿林军的第一次冲突也随之出现。湖阳县府库充盈,汉军开始分发战利品,柱天都部不愿多分给绿林军。绿林军忿忿不平,摩拳擦掌准备火并,刘秀赶紧出面,劝说自家顾全大局,把战利品让出来,算是暂时把局面控制住了。这引起了下江兵中一位校尉的注意,他叫臧宫,字君翁,颍川郡郏县人。他年轻时做过亭长、游徼,后来落草加入下江兵,作战英勇。见刘秀仗义疏财,嘴上不说,心里自是喜欢。
接着棘阳县也一鼓而下,县宰岑彭只身逃回宛城。李通和另一个弟弟李松,辗转逃亡,也于此时出现在棘阳,加入汉军。
在攻克宛南各县后,刘縯挥师北上,准备夺取南阳首府宛城。而此时宛城的前队大夫甄阜和属正梁丘赐也在严阵以待。
刘縯踌躇满志,开局顺利,新莽军似乎不堪一击。队伍沿着淯水北上,旗帜迎风飘扬,虽然队伍参差不齐,但是看得出来士气很高,宛城志在必得。
先锋来报,前方有座小镇,名为小长安(今南阳市瓦店镇),这里距离宛城只有几十里的路程。刘縯见天色已晚,与众位头领商议,今夜在此安营扎寨,休养士卒,明日再攻宛城。
然而甄阜、梁丘赐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时刻注视着汉军的行踪,当听说汉军驻扎在小长安一带时,决定趁其立足未稳麻痹大意之际,袭营!
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汉军前段时间连战连捷,上下都弥漫着不小的骄傲情绪,更重要的是士卒疲惫,因此宿营警戒如同虚设。很快汉军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次日清晨,昏昏冥冥,一场大雾悄然而至。习惯了日出而作的人们还在呼呼大睡,偶尔有几个生物钟强大的人起来走动,却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营地周围安静得有些不正常。
突然之间,鼓角齐鸣,杀声震天,从四面八方拥入了大批入侵者,冲到跟前,汉军才发现他们身着黄色的军服,那是宛城的新莽军。汉军拼命冲杀,无奈仓促应战,寡不敌众,起义部队中还有大量的随军家属,他们可要遭殃了。乱军之中,人人杀得性起,谁还来得及分辨,刘秀的二姐刘元、二哥刘仲殉难。刘元身受重伤奄奄一息,刘秀与三妹刘伯姬同乘一马突围,遇上二姐和她的三个女儿,正要施救,却被一手推开,刘元喊道:“你们快走,要不然一起死!”刘秀眼睁睁看着她们惨死。
汉军溃兵逃回棘阳,哭喊之声不绝于耳,刘縯刘秀忙着抚慰士卒。粗略清点,叔父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以及刘氏宗族数十人阵亡。经此一役,刘秀终于明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要死人的,至亲也不能例外。
新野得而复失,邓晨家也遭了殃,官府抄了他们家,损毁住宅,还在祖坟上点了一把火。家人都埋怨邓晨,说咱们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跟着外姓人赴汤蹈火?但是邓晨不为所动。来歙也受牵连,被抓了起来,幸好平日里养的宾客们讲义气,劫狱救出了他。更可喜的是,没有什么亲戚关系的阴识,不远千里从长安返回新野,率领宗族宾客一千多人投奔刘縯。南阳豪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甄阜、梁丘赐为求稳妥,没有乘胜追击,给了汉军重整旗鼓的机会。他们将辎重部队留在蓝乡,率领十万主力部队驻扎在南淳水(今河南赵河)和沘水(今河南泌河)之间,砍断浮桥,学韩信背水设阵。
新市、平林兵见敌强我弱,意志动摇,准备重新占山为王。刘縯为此忧心忡忡,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绿林军的另一支下江兵五千多人进入附近的沘阳县(今泌阳县)境内。刘縯、刘秀、李通三人组商议决定,联合这支队伍为己所用。
他们一同骑马赶到下江兵营地,远远地喊话:“我们是舂陵汉军,请下江兵的兄弟们推举一位将军,有大事相商。”众人狐疑一阵,王常带着几名随从将营门开了一道缝,走了出来,门内的士兵们仍然手持弓弩戒备。刘縯上前施礼:“在下是舂陵刘縯,想必将军已有耳闻。王莽暴虐,人心思汉,眼下虽一时猖狂,终将灭亡,若同心协力,千秋大业可成。请将军思之。”王常当然知道先前发生的事情,今日一见刘縯,果然是英雄气度,便说:“我也早知刘氏复兴,愿为效劳,只是兄弟们未必……”刘縯不等他说完,就拍着胸脯说:“大事若成,岂敢独吞功劳!”王常笑道:“伯升果然快人快语,请稍待片刻。”然后转身入营。
王常召集众将,问道:“舂陵刘縯欲联合我军,诸位以为如何?” 成丹、张卬一听就不耐烦:“大丈夫起事,各为其主,何必受制于人!”王常只好苦口婆心劝大家:“王莽失去天下人心,百姓思念汉朝已非一日,我等才因此起兵。凡做大事,必须上合天意、下顺民心,若随心所欲、好勇斗狠,即使侥幸得到天下,也将得而复失。以当年项羽之强,尚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更何况我们这些绿林中人。如今南阳刘氏起兵,方才来的这几位,依我看都是深谋远虑之人,若与他们合作,必能建功立业。这是天意助我!”绿林好汉们大多都没读过书,但向来敬重王常,听了一席话,不明觉厉,都表示:“要不是王将军,我们就陷于不忠不义了。”
于是下江兵与柱天都部、平林兵、新市兵会师。汉军休整三日,重振士气,刘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且还要提前几个时辰——夜袭。汉军趁夜出兵,分作六队,首先袭破蓝乡,获其辎重,然后围攻甄阜梁丘赐部,战斗持续到早饭时分,莽军溃败。背水一战变成自蹈死地,莽军战死淹死两万多人,甄阜梁丘赐阵亡。
经略荆州的庄尤、陈茂闻讯,立即在宛城周边布防。刘縯吸取上次的教训,焚烧辎重砸烂铜釜,然后一鼓作气,与莽军激战淯阳(在今南阳市卧龙区),大获全胜。庄尤、陈茂弃军逃走,汉军乘胜包围宛城。消息传到长安,王莽震惊,悬赏要刘縯的人头,赐位上公、封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还命令各级官署都要悬挂刘縯画像,用弓箭射他。真不愧是行为艺术家。
南阳大局已定,百姓纷纷归附,汉军很快发展到十多万人。为了确立革命领导权,诸将商议推举刘氏宗亲为皇帝,南阳豪强大多拥护刘縯,而新市、平林兵人多势众,不愿接受刘縯的领导,转而拥护此前默默无闻的刘玄。此时的刘玄号称更始将军,恐怕比刘秀的“骑牛将军”强不了多少。
为了造成既成事实,他们先私下议定,再派人通知刘縯前来。刘縯一入席,王凤、朱鲔等人就说:“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圣公是汉室宗亲,又是绿林兄弟,我们大家都服他。就请伯升一起做个见证。”
刘縯很气愤,但他不可能说自己就是想当皇帝,只好婉言相劝:“诸位拥立宗室,此乃大恩大德,但鄙人之见,却不敢苟同。现如今赤眉军盘踞青徐二州,如果听说我们拥立皇帝,恐怕也要拥立,到时候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对反莽大业极为不利。并且自古以来,先立尊号者,少有成功,陈胜、项羽皆是如此。宛城离舂陵还不到三百里,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根本算不上功劳,如果急立尊号,会成为众矢之的,难免为人所乘。”
他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如我们先称王,看赤眉军所立如何,如果贤明,我们就去投奔;如果未立,我们先灭王莽再破赤眉,称帝不迟。诸位考虑考虑吧!”
刘縯虽有私心,但其所说不无道理,包括王匡、马武在内,很多人点头附和。然而新市兵中的张卬跳了出来,拔剑击地,大叫道:“今天的事,不行也得行!”其实柱天都部与绿林军的矛盾由来已久,而刘玄恰好兼具双重身份,是目前双方都能接受的唯一人选。事已至此,刘縯担心发生火并,影响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只好同意。
公元23年农历二月,汉军在淯水沙洲上设坛,刘玄即皇帝位,大会群臣,改年号为更始元年。刘玄心理素质不太好,见到这大场面,脸红流汗,抬起手来想讲几句,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绿林诸将赶紧带头山呼万岁,缓解了暂时的尴尬,刘縯不屑地哼了一声,勉强跪下拜了拜。
刘玄拿出早就拟定好的名单,拜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陈牧为大司空,刘縯为大司徒,李通为柱国大将军,刘秀为太常偏将军等等。国三老只是个虚名,绿林军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以刘縯为代表的南阳豪强势力,与以刘玄为代表的绿林势力的梁子就此结下。平林兵随后再攻新野,未能攻克,新野县宰扬言说:“除了刘縯,我谁也不认。”而刘縯一到,他立马开城投降,想必绿林诸将已是咬牙切齿。只是目前大敌当前,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